1号卷·A10联盟2024级高二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1号卷·A10联盟2024级高二上学期9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一号卷a10联盟2024历史答案
一体化的历史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故排除D项。4.A考查人类早期的生产和生活。材料中提到公元前1700年左右以苏美尔语书写的泥板历书是最早的农人历书,内容是小自耕农的农业手册,另据史书记载汉谟拉比时代开凿运河并有严格管理的灌溉网。这些信息都表明古代巴比伦在农业方面有诸多举措,体现出其比较重视农业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仅提及苏美尔有农人历书,不能得出古代苏美尔人是农业的创始人,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楔形文字形成与农业发展的关系,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将古代巴比伦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不能得出它是农业最发达的国家,故排除D项。答案解析网5.A考查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礼和乐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完整有序的社会政治文化制度,根据材料“青铜铭文中多次提及耒、等生产工具;雅颂之乐常涉及“稼、雨、稷’等字;礼制中也频繁出现“稻人、草人、仓人、人”等职官。”并结合所学可知,“青铜铭文”济的影响,即农耕生活浸润礼乐文明,故A项正确。礼制属于政治方面,不属于文艺创作,B项不能全面概括材料,故排除;西周时期尚未出现社会转型,故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农耕对西周政治、文化等的影响,不仅仅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D项不能全面概括材料,另外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也不是形成于西周时期,故排除。从政府手中“购买”获得特定领域的商业垄断特权,以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国家干预是这一时期保证商业垄的建立,材料所述时期宪政民主尚未确立,故排除A项;“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密切结合”是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排除B项;材料所反映的商业竞争不限于殖民公司的竞争,故排除D项。7.D考查中国古代的商业贸易。根据材料可知,飞钱就是汇票。材料中的这种做法有利于大宗商品交易,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故D项正确。虽然宋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故排除A项;资本主义萌芽主要体现在雇佣关系的出现上,但材料没有体现这一角度,故排除B项;封建社会的经济体制此时也不可能出现根本性变化,故排除C项。答案解析网8.B考查西方近代城市化。根据材料可知,在第一产业占主导的德意志东部柯尼斯堡、但泽地区,第一产业即农、林、渔业等职业占比高,整体就业人数增长不明显,而在工业化水较高的城市柏林等地区,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较高,整体就业人数增长迅猛,整体就业人数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人口的吸引作用,工业化的发展推动了人口集聚,进而促进城市化发展,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材料反映出工业化的发展对人口的影响,而非人口对工业化的作用,故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出不同城市的就业结构,未反映出专业化水,故排除D项。答案解析网9.B考查现代科技。ChatGPT作为人工智能引发热议,有人将其视为生产力工具,体现了科技革命能提高生产力;而有人因它能代写论文感到恐慌,以及美林银行预测人工智能会带来“创造性破坏的影响”,说明科技革命也带来了新挑战,故B项正确。人工智能是人类创造和使用的工具,它本身不具备真正的创造力,无法取代人在生产活动中的创造力,故排除A项;人工智能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工具,“创造性破坏的影响”不是指破坏生产力,而是可能会对现有的经济结构、就业等方面带来冲击和变革,故排除C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人类是否做好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准备的相关内容,故排除D项。答案解析网10.A考查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根据材料可知,孔祥熙的讲话表明国民政府在法币改革政策解读中,强调改革是适应世界货币发展潮流的现代性举措,既有利于遏制白银外流带来的经济危机,也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融人国际经济体系,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民众之所以对纸币不信任,原因之一就在于政府可以滥印,为昭信于民,孔祥熙带头行动,这些举措利于控制白银外流、统一货币体系、增强国家对金融的控制,进而有助于提高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增强政府的经济统治权威和效能,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孔祥熙这些举措的影响,且“长期有效地缓解”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无法得到根本改善,故排除C项;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的时间是1928~1931年,虽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没有实现完全胜利,且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答案解析网11.C考查近代英国交通。19世纪英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大规模收税公路建设以及马卡丹设计的路面的改进,使英国的内陆交通大为改观。良好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原料的运输和产品的流通,能够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从而为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这些交通成就有利于英国的工业化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工程师的设计改进了公路路面,属于工程技术方面的成果,并非科学理论对经济的推动。科学对经济的推动通常表现为科学理论的突破引发技术创新,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故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的历程开启于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而不是19世纪英国的交通建设成就,故排除B项;英国赢得世界霸主地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殖民扩张等。交通建设成就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仅仅因为交通方面的成就不能使英国赢得世界霸主地位,故排除D项。答案解析网12.D考查中国古代的疫病。根据材料“每一次瘟疫出现之后,人们都会更关注公共卫生问题”“加强和改进···建设”信息可知,瘟疫的发生与流行,强化了人们进行卫生革命的意识,故D项正确。“完备”“完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C两项;材料只交代了人们对公共卫生的关注度提升,但效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得出B项结论的依据不足,故排除。答案解析网13.(1)史料类型:文献史料;口述史料;图像史料。(4分,任答两种即可)【2026届高考考点滚动提升卷·历史参考答案第22页(共2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