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4-2025学年名校调研系列卷·九年级第三次月考(H)历史答案

吉林省2024-2025学年名校调研系列卷·九年级第三次月考(H)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吉林省名校调研卷九年级第四次月考
    2、2024吉林省名校调研卷九年级第二次
    3、2023-2024名校调研系列卷吉林省中考全真模拟历史答案
    4、吉林省名校调研卷官网2024九年上第一次月考
    5、2024吉林省名校调研卷九上期末
    6、2023-2024吉林省名校调研卷官网九年级二模
    7、吉林名校调研2024九下模拟一
    8、2024年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九年级第三次月考a卷
    9、2023-2024吉林省名校调研卷官网九年级第三次月考
    10、2024吉林省名校调研卷九年级三模
模拟信息卷历史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明清时期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既表现出鲜明的本土特色,又受到西方科技的强烈影响。一方面,理学思想对“格物致知”的追求成为人们探究自然规律的思想动力。另一方面,中华文明又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以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吸收西方科技的先进因素。再加上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交通便利、印刷术发达,有利于推动信息和科学知识传播,科技文明获得充分发展。—摘自中国历史研究院主编《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材料二中国特色的小农经济所产生的四民社会制度不仅阻碍了士大夫群体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发挥,也阻碍了非士大夫群体的科学人才突破社会身份的限制、发展科技创新的动力。四民结构社会及其适应的儒家保守主义思想,对现代理性的科学思想、启蒙思维存在着严酷的压抑。这就造成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科学人才的思想和成果不能融会贯通,科技创新活动不能受到长期的刺激和鼓励,再加上中国特色的官僚地主制度的长期存在,导致成功的商人很容易自觉转化为官僚地主,大大抑制了中国商业资本的再积累,其转化为资本主义产业资本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就更不可能在生产力上给科技创新以巨大刺激。一摘编自曾磊《明耶?清耶?有关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一点思考》(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科技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民社会与古代科技的关系。(6分)【答案】(1)特,点:本土科技继续发展,但进入了总结时期,同时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2分)成因:社会秩序相对稳定,传统经济与文化继续发展;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走向没落,导致了古代科技进入总结时期: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联系加强,来华传教士带来了西方近代科技,且中国文化本身具有兼容并包的特点。(每点2分,共6分)(2)关系:四民社会对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双重影响。四民社会是封建时代对社会阶层的划分,有助于维护封建秩序和政治稳定,同时也体现了重农抑商的基本政策,客观上促进了古代以农业为核心的科技发展。但四民社会阻碍古代中国科技的转型,四民社会突出官本位,古代中国科学家的政治地位低下,阻碍了科技的发展;与四民社会相适应的传统重德轻技的思维,不利于近代科技理性精神的形成,也导致科技创新的动力不足;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严重制约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对科技的投入;皇权专制、八股取士、文字狱等严重限制了人们的思想等。因此,四民社会在中国封建社会早期相对有助于古代科技发展,而在明清时期消极作用占据主导。(6分,应答出正反两个方面)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中国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划分加速推进时期760。城镇人口(1.37个百分点)>◆一城镇化率506稳步推进时期2(0.64个百分点)05波浪起伏时期口4(0.25个百分点)303210屋材料二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我国城镇化开始进入以人为本、规模和质量并重的新阶段。2013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一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4年,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历史五第5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