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四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25-T-260B]语文试题
定边四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25-T-260B]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定边四中2024高考喜报
2、2023-2024定边四中官网
3、2024年定边四中高考成绩
4、2023-2024定边县第四中学官网
5、定边四中2024中考录取
6、2023-2024定边四中搬迁项目招标
7、2023-2024定边县第四中学在建新校区
8、2023-2024定边四中新校区照片
9、2023-2024定边四中吧
10、2023-2024定边四中高考喜报
上进联考更专业更放心一站式考试服务专家14.【答案】选取第(3)则。材料一第三段的观点是学需要积累,第(3)则素材的意思是:合抱的大树是由细小的树苗长成的,极高的楼台是由一筐筐泥土堆砌起来的。这则素材形象地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可用来论证材料一第三段的观点。(对材料一第三段的观点概括正确2分,对第(3)则素材分析正确2分;意思相近即可)》【参考译文】材料一:蚕茧不拿来抽丝,白色的丝就会在筐笼里被蛀蚀;人不学,才智就会腐烂在心中。就像海蚌不被剖开,它体内的珍珠就不会显露:昆仑山的竹子不被砍断,美妙的音色就不会彰闻;人的性情不经过磨炼,聪明智慧就不会开启。所以人如果能够致力于学,磨砺本性,那么才能和智慧就会被发掘出来。靛青从蓝草中提取,却比蓝草更青,这是浸染使它这样:冰由水凝结而成,却比水更冷,这是寒冷使它这样:戎夷的小孩,出生时声音相同,长大后语言各异,这是教育使他们这样。山里藏玉,草木就会润泽;河中存珠,河岸就不会干枯;口吃美味,身体便会健壮;心灵接受经典的洗礼,便能领悟仁、义、礼、智、信。所以不登上高峰,就不知天的高;不俯瞰深谷,就不知地的厚;不学六艺,就不知道智慧的深邃。所以人虽然本性聪慧,但如果不积累学问就不会有所成就。归乡的人心中急切地想到达家中,却不能一步到达;好学的人情系典籍,却不能读一遍就掌握。所以堆山的人从一筐土开始,才堆到千丈之高:凿井的人从三寸坑开始,才挖成万仞之深。灵珠开始时如豆般大小,没有发现它在生长,经年累月却渐渐变大;铎舌最初如手指粗,没有感觉到它的磨损,时间长久就变细折断。岩壁上滴落的水滴,最终能穿石成穴;用绳索拉动绞车,最终使轮轴折断。水滴并非可穿石,绳索并非可锯木,然而木轴被折断、石头被洞穿,这是积累渐渐造成的。耳朵完好却听而不闻,这是耳聋;眼睛完好却视而不见,这是目盲;人性美好却不能明察道理,这是不学。耳朵刚刚失聪,眼睛刚刚模糊,一定不吝惜百金,到千里之处求医。人不学,如同心灵失聪、失明一样,却不知到远方求教明师,以拯救内心,这是心性被蒙蔽。因此孔子临近去世,手中依然不放下书卷;董仲舒临近去世,口中依然不停吟诵:苏生担心打瞌睡,亲手用锥子刺扎大腿。他们具有圣贤的心性,尚且好学而不满足,何况那些庸之人怎么可以懈怠呢?材料二:(苏秦)游说秦王的奏章先后呈上十次,建议都没有被采纳。苏秦穿的黑貂皮衣破旧了,百两黄金用完了,资用匮乏,不得已离开秦国回家。他背着书箱,挑着行李,神情憔悴,面色黑黄,脸色惭愧。回到家里,妻子不从织布机上下来迎接,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跟他说话。苏秦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嫂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苏秦的过错啊。”于是他当天晚上就取出藏书,打开了几十个书箱,找到姜太公《阴符》这本讲谋略的书,伏案诵读,选择精要处反复钻研。读书困倦想打瞌睡时,就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上,他说:“哪里有游说君主却不能让他拿出金玉锦绣、取得卿相高位的呢?”一年之后,苏秦钻研有得,说:“现在真的可以游说各国君王了。”苏秦于是前往赵国,在华丽的殿堂中拜见游说赵王,交谈非常融洽。赵王很高兴,授予他相印以及万镒黄金,让他与诸侯缔结合纵的盟约,离散连横之约,用以抑制强大的秦国。15.【答案】D【解析】“世无知音,自己只得引陶渊明为知己,多么无奈”错误,词人感叹的是:好友赵昌父不在身边,自己非常孤独。16.【答案】①寓情于景,以“斜阳”渲染凄凉的氛围,表达自己“独立”之孤寂。②以“数过鸿”的动态之景,表达对朋友来信的期盼,写出了和朋友深厚的感情。③语言淡,却描绘了鲜明的画面,使抒情婉转含蓄。(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源于文本且合理的其他答案也可给分)17.【答案】(1)暴霜露斩荆棘(2)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3)示例: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每空1分,如有错字、添字、漏字,则该空不给分)【高三语文第2页(共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