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正文化]2025届名校名师测评卷(二)2语文试题
[耀正文化]2025届名校名师测评卷(二)2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3-2024全国高考名校名师预测卷二
2、2023-2024学年名校名师高考模拟
3、2023-2024名校名师检测提升卷
4、2024名校名师模拟卷答案高三语文
5、2024名师卷
6、2023-2024名校名师试卷答案
7、2023-2024学年名校名师高考模拟仿真卷二
8、名校名师大考卷2024
9、2024年名校试卷
10、名校2023-2024学年下期第一次联考高二语文
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赖,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埋,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岔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乱军引胜。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选自孙武《孙子兵法·谋攻篇》)材料二:兵无谋不战,谋当底于善。事各具一善机,时各载一善局。随事因时,谋及其善而止。古画三策,上为善。有用其中而善者,有用其下而善者,有两从之而善者,并有处败而得善者。智不备于一人,谋必参诸群士。善为事极,谋附于善为谋极。深事深谋,无难而易;浅事浅谋,无过而失也。(选自揭暄《兵经百字·谋字》)【注】①赣(fénwen):古代攻城所用的四轮车。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是故A百战百胜B非善之C善者也D不战而屈E人之兵善之G善者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屈,使...·屈服,使动用法,与《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的“舞”用法相同。B.擒,被擒获、擒拿,与《鸿门宴》“吾属今为之虏矣”的“虏”用法不相同。C.道,方法,与《师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道”意思不相同。D.其中,那里面,与成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其中”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孙武看来,用兵之法以保全国家为上策,不到万不得已就不能做攻打城市的事情。B.孙武所说的“拔人之城而非攻也”,与墨子反对侵略战争的“非攻”思想有所不同。C.孙武认为,主将精通军事、精于权变,而君主又不横加干预,作战就能预见胜利。D.揭暄认为,用兵没有谋略就无法作战,计谋应力求完善,无论军情如何都要深谋远虑。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4分)(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4分)14.揭暄认为,“智不备于一人,谋必参诸群士”。这虽是谈军中谋略问题,但今天读来仍能给我们青年人的学工作以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5分)【高三语文试题第6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