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全能生]名校交流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5013C)语文答案
[超级全能生]名校交流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5013C)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五次
2、2023-2024年下期高三名校联考(五)语文
3、2024年名校联盟优质校高三大联考语文答案
4、2023-2024名校交流高三年级12月联考卷
5、名校大联考2023-2024高三第五次联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6、名校大联考2023-2024高三第五次联考理综答案
7、2023-2024名校达标全能卷答案语文
8、2023-2024高三名校联考二答案
9、2024名校联盟优质校高三大联考试卷答案
10、2024名校联盟优质校高三大联考试卷语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共考古学”和“公众考古学”虽是考古学的不同分支,但其终极目标之一都是要让考古学得以可持续发展。B.虽然公共考古教育性是重要的,但涉及公共考古教育性的具体问题并没有引发公共考古相关方面的热烈讨论。C,从夏商周断代工程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项目,这些科研项目对夏文化的探索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D.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加大夏文化公共考古的传播,不仅有利于我国民众,还可以惠及世界民众。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共性一旦得到充分的体现,就能促进多方的共赢,实现公共考古实践的初衷,所以公共性成为公共考古最核心的特征。B.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文化水和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就能保持夏文化研究高速发展的态势,使夏文化成为宝贵遗产。C.考古叙事是公共考古传播最直接的叙事手段,但以它来描绘历史只能唤来破碎的“历史记忆”,因而它是缺乏连续性的。D.只有避免将叙事内容与考古科学性置于二元对立的状态,才能使公共考古在保证学术真实、严谨的同时,也具有趣味性。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材料二“文学叙事”特征的一项是(3分)A.首都博物馆在妇好墓复原沙盘前配备11台“VR眼镜”,帮助参观者清楚地观察妇好墓上下6层、深达7.5米的虚拟考古发掘现场。B.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还原了高县半边寺摩崖石刻等考古现场,并在游戏体验区设置了文物归宗、文物探踪和文物复原等游戏。C.《海昏侯刘贺》一书以文献记载的刘贺生为线索,结合出土的文物,详细解说了汉武帝晚年至汉宣帝时期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D.央视纪录片《殷墟嵌绿松石甲骨》让殷墟甲骨上的文字“跑”了出来,成了会活动的动画小人,演示了商人一天的生活劳作场景。4.二里头遗址“是夏文化少康中兴至商汤灭桀时期的重要代表”这一研究结论,对夏文化公共考古传播有什么意义?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4分)5.对考古专家来说,如何推动考古成果惠及更多的公众?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茶香岳承贵赶到暮色下的老屋,车在高速县道环山路上整整奔驰了三个多小时。跨下车,朝屋里喊一声“娘”,喊亮屋里的灯光,迎出母亲惊喜的笑脸,带着一句话:“还没吃晚饭吧?”后面跟着父亲清瘦的身影做陪衬点缀。他提起手里的茶叶袋,晃晃,老惯例,是送新茶回来,父母都懂茶爱喝茶。“我和你爸不喝茶了。”①母亲看过一眼包装精美的茶叶袋,淡淡地说,似乎毫无兴趣,仿佛【高三语文第3页(共8页)】25065C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