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联盟2025届高三10月教学质量监测(10.24)历史答案

九师联盟2025届高三10月教学质量监测(10.24)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九师联盟2023-2024高三10月质量检测历史
    2、九师联盟2023-2024高三10月历史
    3、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9月质量检测巩固卷历史
    4、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质量检测巩固卷
    5、2023-202422届九师联盟9月质量检测(老高考)
    6、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质量检测答案
    7、九师联盟2023-2024高三10月质量检测巩固
    8、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巩固卷历史
    9、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质量检测
    10、2024九师联盟高三十月质量检测
直到清代达到顶峰,故A项正确:分裂并非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排除B项;专制制度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其基础是经济发展水,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除。9.【答案】B【解析】顾炎武认为传统君臣民关系中,君权至高无上,君民关系失衡,因此其主张“天子一位”“禄以代耕”,实际上就是把君主置于与普通民众同等的地位,这体现了其反对君主专制,适应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需要,故B项正确: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而非君主制,排除A项:这一时期自然经济尚未解体,排除C项: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10.【答案】C【解析】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得到传播,但中国本土思想上基本没有受到影响,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士大夫及皇帝,虽然已经看到西方近代科技的作用,但受到官方价值观的影响,并未对西方的思想文化进行深入了解,故C项正确:A项与题中“来华传教”的史实不相符:明末清初,中国社会未发生根本转型,排除B项:黄宗羲等对宋明理学未作彻底批判,排除D项。1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朝中后期,手工业产品的设计迎合市民阶层的需要,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手工业产品的设计风格问题,没有民营与官营手工业的对比,排除A项:材料“设计的趋俗化”、工匠根据市民阶层喜好设计图文、“以悦俗眼"等主要内容体现了手工业产品的世俗化趋向,雅俗共赏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中“古制荡然”指的是手工业产品的风格有很大变化,世俗化倾向明显,并非传统审美观念都被抛弃,排除D项。12.【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丰乐里简氏家谱》中的这首诗表达了移民对大陆宗族和祖宗的思念、敬重,凸显了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故A项正确;这首诗不能说明编修族谱的目的,排除B项:从这首诗中看不出台湾文化发展的程度,排除C项:“片纸家书”说明两岸存在来往交流,排除D项。13.【答案】B【解析】《尼布楚条约》签订于清朝中期。条约签订后,清廷加强了对东北的经济开发,“对汉人较多的民地实行府县制”:和八旗制度相比,府县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故选B项;增加府县,不等于增多省级行政区,A项错误;清朝统治确实在康乾时期进入全盛阶段,表现在国家统一、制度发达、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等方面,但题目材料主旨仅仅是清廷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社会治理,排除C项:题目材料体现了清廷对东北实行两种管理制度,而金朝迁都燕京后采用的是中原管理体制,D项错误。1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维护商业利益、协调商贸活动”“笼络同乡中举考生,壮大同乡在朝政治力量”“军队将领创建,当地旗人祭祀、议事、娱乐”“祭祀军队阵亡将士、军队议事、联谊、住宿”可知,各种会馆的创建目的共同点是联谊和维护共同利益,故D项正确:商业、移民会馆并没有政治属性,并不会加剧地方分裂割据,排除A项:不同会馆是由不同群体建立的,并非全部由乡绅和地方政府主导,排除B项;通过材料信息不能看出会馆所处的地理位置,排除C项。I5.【答案】A【解析】题目材料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户籍管理的逐渐松弛,并且以清朝前期为节点。这历史第9页(共5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