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号3·9月卷1·高中2025届毕业班入学摸底考试语文答案

国考1号3·9月卷1·高中2025届毕业班入学摸底考试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年国考1号5语文答案
    2、国考1号2024语文2
8.县委书记王石说“草原上办学校,就是把星星搬到地上,再把星星的光搬到人心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9.小说第⑦段用了大量篇幅描写父亲与马的对话与互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凡战,使士卒敢进而不敢退,退一寸者,必惩之以重刑,故可以取胜也。法①曰:“罚不迁列。”隋,大将杨素御戎严整,有犯军令者,立斩之,无所宽贷。每将对敌,辄求人过失而斩之,多者百余人,少者不下十数人。流血盈前,言笑自若。及其对阵,先令三百人赴敌,陷阵则已,如不能陷阵而还者,无问多少,悉斩之。又令二三百人复进,还如向者。将士股栗,有必死之心,由是战无不胜。(节选自《百战奇略·罚战》材料二:太宗曰:“严刑峻法使众畏我而不畏敌,朕甚惑之。昔光武以孤军当王莽百万之众,非有刑法临之,此何由乎?”靖曰:“兵家胜败,情状万殊,不可以一事推也。如陈胜、吴广败秦师,岂胜、广刑法能加于秦乎?光武之起,盖顺人心老怨莽也,况又王寻、玉邑不晓兵法,徒夺兵众,所以自此败。臣案《孙子》曰:‘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此言凡将先有爱结于士,然后可以严刑也:若爱未加而独用峻法,鲜克济焉。”太宗曰:“《尚书》言;‘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何谓也?”靖曰:“爱设于先,威设于后,不可反是也。若威加于先,爱教于后,无益于事矣。《尚书》所以慎戒其终,非所以作谍于始也。故孙子之法万代不刊。”太宗曰:“卿萧铣,诸将皆欲藉伪臣家以赏士卒,独卿不从,以谓蒯通不戮于汉,既而江汉归顺。朕由是思古人有言曰:‘文能附众,武能威敌。’其卿之谓乎?”靖曰:“汉光武赤眉,入贼营中案行,贼曰:‘萧王推赤心于人腹中。’此盖先料人情必非为恶,岂不豫虑哉!臣顷讨突厥,总蕃汉之众,出塞千里,未尝戮一扬千,斩一庄贾,亦推赤诚存至公而已矣。陛下过听,擢臣以不次之位,若于文武则何敢当。”(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注】①法:指《司马法》,据说是姜子牙所著兵书。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卒未亲附A而罚之B则不服C已D亲附E而罚F不行G则H不可用。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复,“又令二三百人复进”与《劝学》中“不复挺者”意思相同。B惑,指感到困惑,与《师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中的“惑”意思相同。C当,“昔光武以孤军当王莽百万之众”与《登泰山记》中“崖限当道者”意思不同。6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