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全国高考分科模拟调研卷(一)生物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生物全国卷二2024
2、2024年全国高考调研模拟卷一生物
3、2024全国卷二生物高考答案及解析
4、2023-2024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生物二
5、2024高考模拟调研卷生物
6、2024年高考统一模拟检测5月生物
7、全国卷2生物答案2024
8、2024年全国生物卷2
9、2024全国卷2生物
10、全国卷生物2024
生物答案)
地点都采集到同一种动物,则这种动物的栖息地较广泛,生态位相对较宽,B项正确;当动物个体较大且种群数量有限时,可用记名计算法进行丰富度统计,若比较小且数目较多,可用目测估计法进行统计,C项正确;物种丰富度是物种数目,若某一地点土壤动物的丰富度较高,不能说明每种动物的个体数较多,D项错误。8.D解析:植被修复、核心区生产生活退出、岩羊迁移扩散廊道建设,都可增加岩羊的栖息地和食物,可扩展岩羊生态位,A、B、C三项不符合题意;岩羊观测网络建设,方便人们观测岩羊,并不能扩展岩羊生态位,D项符合题意。9.C解析:在人们拓荒种麦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A项正确;麦田群落与森林群落相比较,空间结构不如森林群落的结构复杂,B项正确;麦田中的小麦高矮不齐,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C项错误;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D项正确。10.BC解析:荒漠中的爬行动物蜥蜴和蛇的表皮外有角质鳞片,有助于减少水分蒸发,A项正确;导致荒漠群落丰富度低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含水量,B项错误;荒漠群落由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组成,故存在垂直结构,C项错误;人类活动会改变荒漠中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项正确。11.A解析:由题意可知,生物的所有环境条件都是最适宜的,而且没有竞争者和捕食者,这样的生态位叫基础生态位,但甲、乙、丙之间属于竞争关系,因此三种生物占据的生态位不是基础生态位,A项错误;由图可知,乙和丙的活动时间比甲更晚,说明乙、丙比甲更适于夜间捕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项正确;由生态位的概念可知,研究某动物的生态位,不只研究其活动规律,还需要研究它的食物、天敌等因素,C项正确,甲、乙、丙三种动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三种动物只在特定的时间段活动,有利于降低它们之间的竞争压力,有利于对当地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D项正确。12.BCD解析: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比如参天大树,树冠非常大,投影面积占地面的比率就大,因此盖度大小不取决于植株数目,A项错误。群落演替是指群落中占优势的一些种群被另一些更占优势的种群取代,而不是完全消亡,即群落演替是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故原有的优势种不一定会消失,B项正确。按照演替顺序来看,理应是草本先占有优势,接着才是灌木占据优势。图中从1970年开始,展示的就是无毛火炬树占优势,这是灌木,但是在1980年至1990年,灌木优势下降了,但乔木却还没能完全占优势,在此之间,草本重新占据了优势,C项正确。一枝黄花、无毛火炬树以及乔木之间有优势取代,说明存在种间竞争,它们之间生态位有重叠,D项正确。13.(1)森林(2分)草原(2分)外貌和结构(2分)(2)表皮外有角质的鳞片,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体温是变化的;蛋壳坚硬,能保护正在发育的胚胎(4分)(3)各种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动物大都具意·5·25ZC·生物学-R-选择性必修2-QGA·Y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