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总复习·名师原创模拟(三)历史答案
2025届高三总复习·名师原创模拟(三)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名师中考2024历史答案
2、2023-2024名师原创16套高考提分卷历史答案
3、名师卷2024高三综合
4、2023-2024名师原创答案网址高三
5、2024年名师原创模拟
6、2023-2024名校名师高考模拟
7、2023-2024名师中考历史答案
8、2023-2024名师名题单元双测卷答案历史高二
9、2023-2024名师测控历史
10、2023-2024高中名师原创能力提升卷历史b卷
制下的‘文明社会’剥夺了人的天赋人权”,“财产私有制和财富的不等占有是一切社会不等的根源”,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故排除B项;林料中卢梭认为人类不等的根源是财产私有,但他并不主张废除私有制,且作为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卢梭,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还不能提出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度的要求,故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卢梭认为人类不等的根源是财产私有,而不是丰富和发展人文精神,故排除D项。8.B考查孟德斯鸠的思想。根据材“商业就远离遭受压迫之乡,走遍金球,落脚在可以自由呼吸的地方”可知,自由是商业得以存活的土壤,故B项正确。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对外扩张,故排除A项;君主专制对商业发展有推动和阻碍双重作用,故排除C项;材料谈论的是孟德斯鸠对于商业的看法,而非对于民主政体的看法,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无关,故排除D项。9.A考查近代英国的民主政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身兼议会成员的内阁阁员,形式上拥有行政权,实际上很难与立法权分立。他们行使行政权的一些举措往往通过参加议会上升到立法的地位,实际上是变相地拥有了部分的立法权,故A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10.B考查英国民主政治。由图表中的1832~1928年,越来越多的英国人获得参政权和选举权的现象可知英国民主政治得到不断发展完善,故B项正确。由材料中的图表信息“21岁以上女子获得选举权”可知“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的说法过于夸大化,故排除A项;材料中未提及英国资产级代议制的虚伪性,故排除C项;近代以来的英国暴力冲突无法避免,故排除D项。11.C考查英国的民主政治。根据材料“在下院得到多数票支持”“重组内阁”可知,当时英国责任内阁制日渐完善,故C项正确。内阁首相享有行政权,故排除A项;英国此时已基本形成两党制的政局,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工业革命与政治改革的相关信息,故排除D项。12.A考查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美国内战后,黑人获得基本公民权困难重重,这与“天赋人权”思想违背,故A项正确。人民主权原则不是美国共和政体的原则,故排除B项;材料中的言论会进一步刺激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不利于民主政体的稳定,故排除C项;内战期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自此美国的黑人奴隶制度被废除,故排除D项。13.C考查资本主义制度在德国的扩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实行君主立宪制。德国宰相俾斯麦对皇帝负责,不对国会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不同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德国皇帝权力远大于英国君主,体现了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故C项正确。德皇是国家元首,在政治上有象征性的职能,材料并未反映出德皇的权力强弱,故排除A项;德国联邦议会由选举产生,议会权力把控在各邦君主手中,因此议会作用较小,故排除B项;德国的君主立宪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分权制衡的特点,但并朱成熟,故排除D项。14.B考查近代法国民主政治。根据材料“宪法并没有明确共和国为何种政体,也没有在国家权力上确定议会至上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法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曲折性与渐进性,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以议会为中心的议会制民主政治是在与总统及内阁的不断斗争中实现的,过程中政治力量斗争激烈,故B项正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对总统、议会及政府组织的规定为政体运行提供了制度性保障,故排除A项;材料并未强调社会对共和制度的态度,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出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议会权力增大,而总统“成为礼仪性角色”,权力被削弱,但没有体现总统、议会间的相互妥协,故排除D项。15.C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根据材料“农民变成了自由民,随之而来的是份地的减少和赋税的增加”“增长率高达200%”“科斯特罗马地区有38%~78%的农村成年男子外出务工”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民变成了自由民,但在身份转变的过程中,随之而来的是份地的减少和赋税的增加,农民遭受了地主和国家的双重压迫,农民分化加快、负担加重,越来越多的农民走上打工的道路。打工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然而俄国最初的农民打工是改革的产物,农民不仅成为地主的雇工,也因缴纳代役租间接成为国家的雇工,而受到严重剥削。因此,这些情况的出现反映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双重性影响,故C项正确。A项是在十月革命时期,故排除;材料并未反映俄国农民生产水的提高,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的时间还未到俄国民主革命时期,故排除D项。16.(1)核心: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以人为本)。(3分)社会根源:古希腊工商业的兴盛和民主政治的发展。(3分)(2)表现: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思想文化领域,局限于社会上层和知识阶层;宗教改革则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较广泛。(6分)(3)观点:人民主权(通过暴力革命获得自由);社会契约论。(4分)新发展:把“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主义”的阶段;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满足自由等;提出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政治构想;人本身的彻底解放;浪漫主义。(9分)17.示例:观点:权力制衡是衡公权力与私权利的重要路径。(4分)阐述: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后,走上君主立宪制道路,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选举改革法》等相关法律确认了英国人自古以来应享有的权利和自由,从而肯定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宪法原则。议会权力较大,既可在特殊情况下废黜国王,又拥有否决政府法案、审批政府财政预算和通过专门委员会专门调查政府工作的权力。法院行使对公权力进行监督的职责,其最高大法官可兼任上议院议长和内阁成员之职,成为集立法、司法与行政于一体的特殊人物,但是却又在这三个方面受到来自各系统的约束,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司法不具完整的独立性。首相可自行组阁,自行选择政府成员及内阁成员,并领导政府及内阁工作。美国在权力配置上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的分权与衡。国会、总统与司法都有明确清晰的权限规定,同时三者间通过设定特定权力进行相互制约。在个人方面,明确规定天赋人权、个人优先权利。政府机构设置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但个人权利如果违反宪法的行使也要受到国家制裁。同样,政府权力不得超出这个界限,任何侵权行为也将受到国家权力的制裁,个人自由权利神圣不可2025届高三名校周考阶梯训练·历史参考答案第17页(共2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