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A)物理(YG)试题
陕西省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性学习效果评估(A)物理(YG)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15.如图所示,小明用细线系着橡皮擦在水方向做圆周运动,请次衡,应该在B位置挂上个同样的钩码。得到一组在图中画出橡皮擦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数据后,小明得到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2)质量为80kg的旅客站在车厢中,若旅客每只鞋底的面积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辶这个结论与杠杆的衡条件均为200cm2,求旅客对车厢的压强是多少?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没有(3)这个过程中,动车组牵引力做的功和受到的阻力分别是多少?A.改变力的大小B.改变力的方的C.改变力的作用点第15题图第16题图(3)为改变力的方向,小明在杠杆右侧用弹簧测力计向下拉,如16.要使如图所示的装置在该位置衡,请画出其所受最小动力的图丙所示,当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海向左转,杠杆始终保持水示意图衡,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四、实验探究题(第17题5分,第18题5分,第19题8分,共18分)17.小丽想要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19.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系。她利用小桌、砝码和海绵在水桌面上进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4.6N0.6片21.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轻杆A0B可绕支点0无摩擦转动,当把甲(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顺序如图甲、乙、丙、丁,你认为合理的甲、乙两物体分别挂在两个端点A、B上时,轻杆恰好在水位(1)该实验是通过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顺序应该是置衡,此时乙物体刚好完全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里且水未溢出,物体乙未与容器底接触,已知轻杆长22cm,支点0距端点(2)如图甲、乙所示,将两个相同的小桌分别正立在海绵上,其(2)按照调整后的顺序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则目的是控制相同,对比甲、乙两次实验可得结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F浮B的距离为12cm,物体甲的质量为720g,物体乙的体积为窃N,G#=N200cm3。(Pk=1.0x103kg/m,g取10/kg。忽略绳重,不计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其内容为弹簧测力计的重力)求:(3)选择图甲、丙所示的两次实验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文字表述)。(1)乙物体受到水的浮力;面积有关”是否合理?答:(选填“合理”或“不合(3)在评估交流时,小明发现另一组同学也采用调整后的实验(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理”),理由是:方案,正确读数,但所测F浮大于G,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3)乙物体的密度。18.小明在“探究杠杆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刻度是:均匀的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钩码(4)同组的小红发现利用上述的实验数据还可以算出金属块的若千个。相关物理量,如质量、体积、密度…,其体积为m3,密才度为kgm'。(pk=1.0x103kg/m,g取10N/kg)777(5)在水中漂浮的塑料块所受浮力是否也遵循阿基米德原理线(选填“是”或“否”)。五、综合应用题(第20题8分,第21题10分,共18分)(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处于20.如图所示是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从漯河西站开往深圳方向的情(选填“衡”或“非衡”)状态。为方便实验,使杠景,在某一路段该动车组以4800kW的牵引功率,180km/h的杆在水位置衡,小明需将杠杆右端的衡螺母向速度在直轨道上匀速行驶3min。(g取10N/kg)(选填“左”或“右”)旋;(1)动车组轻量化设计的铝合金车体可以减小车体对轨道的(2)接着小明在杠杆的左侧挂上钩码,如图乙所示,为使杠杆再,从而减小车体和轨道间的八年级物理第5页(共6页)八年级物理第6页(共6页)八年级物理第4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