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年级保温试题(5月)答案(历史)
河北省邯郸市2024届高三年级保温试题(5月)答案(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邯郸市2024至2024学年高三期末质量检测历史
2、邯郸市20242024年高三质量检测
3、邯郸市2023-2024高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4、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三期末质量检测历史
5、河北省邯郸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三年级一模考试
6、邯郸市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7、邯郸市2023-2024高三期末质量检测
8、邯郸市2024至2024学年高三期末质量检测
9、邯郸市2024到2024学年高三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10、2024邯郸高三二模历史
2024届高考桂柳鸿图仿真卷(1)历史参考答案1.B(根据材料“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可以看出孟子认为要民心归附才是王道,B项正确;主张小国寡民是老子的主张,排除A项;创立强调民心归附,不是与“王”字本义相符,排除C项;明确以“天理”为核心是理学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2.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国能够统一的重要原因是国家权力逐渐集中于君王,利于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战争,故选B项;A、D两项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排除;郡县制的普遍推行是在秦朝建立以后,故排除C项。)3.D(根据图片信息可知,从汉代到南北朝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南移,北方很多耕地变成了牧区。主要是由于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南下,北方政局动荡,农耕经济遭到破坏,游牧区扩大;南方政局相对稳定,大量北民南迁,推动了南方农耕经济的发展,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可见政局变动影响了中国的经济格局变化,D项正确。图片信息不能反映当时的农业技术发展情况,A项排除。南北经济趋于衡是在唐中后期,B项排除。农牧分界线南移并不能体现“南方游牧经济发展”,C项排除。)4.C(根据所学可知,忠君报国符合儒家的伦理要求,而作为忠君报国代表的蜀葵被广泛的绘制在莫高窟的佛龛里面,说明了儒家思想渗透于宗教艺术之中,C项正确;材料反映儒家思想对佛教的影响,未体现佛教的世俗化,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思想艺术领域,未涉及民族关系,排除B项;宋朝时国家未实现大一统,排除D项。)5.A(廷推而来的高级官员意味着得到了官僚体系的认可,这种制度较为理性,有助于构建政治领导层,A项正确;廷推制度与加强专制无关,排除B项;明代废除了宰相,排除C项;廷推是在现有官员体系中推选,和科举制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6.D(依据材料“士兵和官长、官阶不同的官长的服色和规格等出现明显的差异”可知,太军在服饰上承袭传统,彰显等级差异,带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D项正确,排除B项;太天国为了反对满清而要求恢复汉族衣冠服饰,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所致,而非反封建斗争手段,排除A项;材料内容未涉及到社会俗变迁,排除C项。故选D项。)7.C(根据材料可知,与传统的“重陆轻海”思想相比,这一时期面对来自陆、海防务的双重威胁,李鸿章主张加强海防,说明这一时期中国人民传统的思想观念发生转变,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海权意识的增强,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保卫边疆的重点之争,并不能得出边疆危机迫在眉睫的结论,排除A项;此时处于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内部一些开明官员主张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尚未学西方制度,排除B项;清政府被动挨打的局面并未因为洋务运动而得到根本改变,排除D项。故选C项。)8.A(结合所学可知,唯物史观肯定英雄的作用,更肯定人民群众的力量,依据材料“排斥英雄之说,失其中庸”“守一定之限度,以代众庶而行众意”,可得出这一思想已包含了唯物史观的某些因素,A项正确;新文化运动的方向是提倡民主与科学,进行思想解放,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对儒家现代价值的肯定,排除C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从新文化运动后期,排除D项。故选A项。)9.A(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近代中国农业发展耕地面积和从业人员增长稍快,但土地产值增长较慢和劳动力产值增长较慢,侧面反映了我国近代农业生产力并未有较大突破,尚未进入现代化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