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名校联盟 安徽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最后一卷[G-024]试卷及答案试题(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
2024年河南省新高考信息卷(二)回▣语文命题单位: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审题单位: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扫码关注本试卷共10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事实上,到公元前四五千年的时候,中国南北两个农业体系就已经形成了。在北方,就是以种两种小米为主的农业体系。这一农业体系中还种有别的东西,比如桑、麻,还有一些经济作物,比如豆子,有些地方也种稻子,后来又从西方引进了小麦、大麦。关于小麦、大麦,过去研究甲骨文的学者就提出来过,认为它们是外来的。过去主要的谷类作物,在北方就是两种小米。不知道大家读过《诗经》没有,《诗经》里面就有很多地方讲黍、稷,黍稷,黍稷稻粱。黍就是现在的黍;稷,有人说是另外一种泰,有人说就是粟。《诗经》里面也有稻梁这些词。直到汉代以后,小麦才在中国的北方大量种植起来。在这样的农业体系中,家畜以猪为主,同时还产生了对应的耕作制度和农业工具,总体构成了一个农业体系。所以,我们提出在黄河流域的中国北方地区,出现了一个以种植粟和泰为主要农作物的旱地农业体系。在长江流域呢,形成了以稻作农业为主的农业体系。在这个农业体系里,家高也是以为主,但同时有水牛。这两个农业体系的形成对中国来讲极为重要。为什么?这两个农业体系在两个地方,但两者又紧挨着。北方旱地农业歉收了,南方的水地农业可以做补充;南方水地农业歉收了,2024年河南省新高考信息卷(二)语文第1页(共10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