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大联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试题(语文)

[天一大联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试题(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天一大联考四月
    2、2024天一大联考高二四联试题
    3、天一大联考2024年4月27
    4、天一大联考2024到2024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
    5、天一大联考2024高三四月语文
    6、2023-2024天一大联考高二阶段性测试四
    7、2024年4月天一大联考高三
    8、天一大联考2023-2024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语文答案
    9、天一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四语文
    10、天一大联考2024—2024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
不能够将他迷惑。秦二世却深居宫中,隔绝贤能的臣子,疏远百姓,只偏信赵高,直到天下大乱、百姓叛离,他还不知道。梁武帝偏信朱异,直到侯景兴兵作乱带兵攻打都城,他竟然不知道。隋场帝偏信虞世基,到反隋各路兵马攻掠城邑时,他还不知道。因此君主只有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采纳臣下的建议,才能使显贵的大臣不能蒙蔽君主,下面的情况就一定能向上通达。”魏征这番话太宗很是费赏。材料二:古代的君主做事就不是这样。他挑选人有一定的原则,他任用人有一定的法度。挑选人的原则,是用礼制去检验他们:任用人的法度,是用等级去限制他们。对他们的品行举止,用礼制来衡量:对他们的智慧以及判断取舍的能力,用最后的成果来考察:对他们日积月累的长期工作,用取得的功绩来考核。所以,地位卑下的人不能监督地位尊贵的人,权势轻微的人不能评判掌有大权的人,因此一切举措都不会犯错误。所以用礼制来检验他,看他是否能安泰恭数:给他上下调动来回迁移,看他是否能应付各种变化:让他安逸舒适,看他是否能不放荡地享乐:让他接触音乐美色、权势财利、怨恨愤怒、祸患艰险,看他是否能不背离节操。那些的确有德才的人,与的确没德才的人,就像白与黑一样分明,还能进行歪曲吗?所以不能用马来欺骗伯乐,而不能用人来欺骗君子。这些就是英明帝王选用人才的原则。材料分析古代诗歌阅读所选内容为一首送别诗,与高造边塞诗的气概有相似之处,与《别董大》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同中有异:借助命题考查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能力。15.A解析:“这一联表明了全诗凄凉的情感”错,尾联表达的是对朋友的安慰与鼓励,格调高昂:“凄凉”语意过重。[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内容与艺术特色的能力。16.答案:①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朋友的宽和赞美。作者劝慰朋友不必为离别伤感,推想朋友所到之处都会遇到知己的迎接和款待。②尾联照应了题目的“别”,与前两联写离别之伤形成抑扬,前后呼应而富于变化。③以乐观的情绪结尾,显现出作者开阔大度的襟怀,提升了诗歌主题情感的格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情感、艺术特色的能力。17.答案:(1)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3)示例1: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示例2: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每空1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识记能力。材料分析语言文字运用I的语料选自徐荣木《普陀山的海天境界》,作者叙历史,描人文、自然之景,视野宏观,大气磅碑。阅读此文,可引导学生观自然景,增人文情:同时借助命题,考查学生成语应用、词语的语境义辨析和分析表达效果的能力。18.答案:A.饱经沧桑B.如数家珍C,栩栩如生(每空1分。其他答案若符合语境,亦可酌情给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19.B解析:“收”意思为“把外面的东西拿到里边来”,在文中画横线处指“记在心里”。B项,在句中意思为“看在眼里”,二者均用“收”的该义项。A项,结束、停止。C项,收获。D项,控制。[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在语境中辨析词语意义的能力。20.答案:①如波如潮,用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云从海上升起时涌动翻滚的状态。②亦真亦幻,两个“亦”字强调了不确定性,“真”和“幻”从相对的角度凸显了迷茫朦胧的意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在语境中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