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教育]2024年高考预测密卷二卷答案(化学)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全国高考化学二卷
2、2023-202414年全国二卷化学
3、2024年高考二卷化学
4、2024全国二卷化学答案
5、2024高考化学
6、2023-2024二零二零年高考化学试卷
7、2024年高考化学全国二卷答案解析
8、2024高考化学全国卷2
9、2024全国卷化学2
10、2024高考化学全国卷2答案
)
2023-2024学年考试报·高中化学新课标版必修1答案专页8第5-8期第5期12.CA项,侯氏制碱法是将NH,、C0,依次通入饱和18.(1)Na0HNaNaCO,NaHCO,Na,02NaCl“钠及其化合物"”达标检测(一)NaCI溶液中,由于NaHCO,溶解度小于NH,Cl、NH,HCO,(每空1分)1.DA项,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NaC1,故NaHCO,在溶液中析出,该工艺流程应用了物质(2)2Na,0,+2C0,=2Na,C0,+0,(2分)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正确:B项,钠与水反溶解度的差异,正确:B项,母液分离出NHC1后,剩下的(3)①HC0,+H=C0,↑+H,0②2Na+2H,0=2Na+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电离出的H反应,由于酸电离的浓主要是NaCl,循环I将分离出NH,Cl的溶液送回沉淀池20H+H,↑(每空2分)度大于水电离的H浓度,因此钠投入到酸中先与H反应中,提高了NaCl的利用率,正确:C项,二氧化碳在水溶液解析:因焰色均为黄色,说明五种物质都含有钠元再与H,0反应,正确;C项,钠的密度比煤油大,且与煤油中溶解度不大,先通人氨气使饱和食盐水溶液呈碱性,再素,根据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可推知各物质。A、B、C、D不反应,可保存在煤油中,正确;D项,钠性质活泼,与氯化通入二氧化碳,提高原料利用率,错误:D项,母液的主要与盐酸反应均生成F,根据元素守恒可知,F为NaCl;B单铁溶液反应时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而后氢成分是NH,Cl,可用于化肥工业,正确。质与盐酸反应除生成NaC1外,还生成一种可燃性气体,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错误。13.DNa,0,(含Na,C0,)与稀硫酸反应产生02、C0,可燃性气体是氢气,B为Na;C、D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H,2AA项,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反应而变关闭K、K,打开K,用排水量气法测定气体总体积,读完无色无味气体H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H为C0,说质,变质时钠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正确;B项,氢氧化气体总体积后,关闭K,缓缓打开K,、K,干燥管b中装入明C、D中含有Na、C、O元素,因此C、D为Na,CO,和NaHCO,钠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变质时没有元素化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用排水法收集或测量氧中的一种,D和A可反应生成C,由此可知C为Na,C0,D为合价发生变化,错误;C项,硫酸钠的性质稳定,在空气中气体积。加入硫酸与样品在0气球中反应生成0,、C0,用放置不会变质,错误;D项,碳酸氢钠易发生分解反应而NaHCO,A为NaOH;E和CO,反应可生成Na,C0,和另一种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量筒Ⅱ中通过排水法变质,变质时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错误。无色无味气体,因此E为Na,O,收集到氧气,A、B项正确:测定气体总体积是利用Q气球3.CA项,恢复至室温后,与原来相比,仍为氢氧化膨胀,把瓶中的空气排出,水进入量筒I中,所以必须19.(1)2Na+0,△Na,0,(2分)钠饱和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不变,溶液的H不变,错关闭K,、K,打开K,C项正确;读完气体总体积后,应该误;B项,生成的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2)2Na,0,+2H,0=4Na+40H+0,↑氧气(每空2关闭K,缓缓打开K,、K,才可观察到Q气球慢慢缩小,D错误;C项,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反应生成刺微性气味气体分)项错误。氨气,正确;D项,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溶解度(3)Ba"+CO,=BaC0,↓Na,C0,使气体通过碱石14.BDA项,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溶液,生成白色更大的碳酸钠,不会产生白色沉淀,错误。灰(每空2分)4.CA项,通入足量的C0,碳酸钠转化为碳酸氢沉淀,沉淀可能是硫酸钡、氯化银等,故不能确定是否有(4)99.47%(3分)钠,不可行:B项,滴加适量盐酸,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生S0;C项,向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解析:熔融的钠在空气中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加水成碳酸氢钠,不可行:C项,碳酸氢钠和NOH反应生成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二氧化·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0,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加二氧酸钠,可行:D项,碳酸氢钠在溶液中加热时不容易分解,硫,故钠盐可能是碳酸钠、碳酸氢钠、亚硫酸钠或亚硫酸化锰后生成氧气,加氯化钡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则过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的碳酸氢钠可以采用加热的方法,不·氢钠等。氧化钠部分变质生成了碳酸钠。可行。15.CDa上面为煤油,b为水,钠的密度比煤油大,(1)Na与氧气反应生成过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5.BA项,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比水小,所以开始会在a处,但反应过程中有气体产生,效应,淀粉溶液是胶体、氯化钠溶液是溶液,所以可以用所以会上下浮动,A、B项错误,C项正确:因为有气体生成2Na+0,△Na,0,丁达尔效应鉴别;B项,碳酸氢钠和碳酸钠都含有Na元素会将水排入漏斗中,所以煤油与胶塞处液面下降,漏斗(2)N,0,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化学方程焰色均呈黄色,不能用焰色试验鉴别:C项,二氧化硫可中液面升高,D项正确。式为2Na,0,+2H,0=4Na0H+02↑,样液中加入Mn0,后产使品红溶液褪色,C0,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鉴别;D项,16.(1)产生黄色火焰(2分)(2)C(2分)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单质,则样液中含有过氧化氢,硫酸铜、硫酸镁溶液中加入N:OH溶液,分别生成蓝色沉(3)A+3H,0=AI(0H),(胶体)+3H(3分)Mn0,催化后生成了氧气。淀和白色沉淀,现象不同,可以鉴别。(4)42:53(3分)(3)生成BaC0,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Ba+C0,=6.BA项,向含有NaOH和Ca(OH),的混合溶液中通(5)C10+CI+2H=CL,↑+H,0(3分)BaC0,↓,说明过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Na,C0,),为除去人少量C0,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离子方程式为Ca+C0,解析:(1)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当食盐不慎洒落在二氧化碳,可使气体通过碱石灰。天然气的火焰上,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黄色火焰。+20H=CaC0,↓+H,0,错误;C项,向FS0,溶液中加入少(4)根据BaCl+Na,C0,=BaC0,↓+2NaCl计算出反应(2)A项,醋酸的水溶液能导电,醋酸是电解质,错误量Na,0,粉末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离子方程式为6Fe+B项,乙醇自身不能电离,乙醇是非电解质,错误;C项,乙的碳酸钠的质量为106x02088-0.106g,则该样品的纯2083Na,0,+6H,0=4fe(OH)3↓+6Na+2Fe,错误;D项,FeBr2醇的分子式为C,H,0、乙酸的分子式为C,H,0,两种物质度为(20.00.106)g×100%=9.47%。都是含碳化合物,正确:D项,乙醇和乙酸的化学式均含20.0g溶液中Fe2与Br个数比不可能为2:6,错误。有3种元素,都不属于氧化物,错误。7.CA项,NaOH固体中含有的离子不能自由移动,20.(1)2NaHC0,ANa,C0,+C0,↑+H,0(2分)(3)明矾中铝离子水解为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因此不导电,但它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能够发生电(2)保证NaHC0,分解完全(2分)胶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所以离而导电,因此NaCl是电解质,错误;B项,NaHCO,溶于(3)干燥C0,(2分》可作净水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3H,0一AI(OH),水伴随着吸热现象,Na,C0,溶于水放热,错误;D项,Na,0,(4)使产生的C0,全部吹入装置C中吸收(2分)】能氧化酚酞,最终溶液为无色,错误。(胶体)+3。(5)55.79(3分)8.CC项,次氯酸钠能够漂白pH试纸,应该用pH计(4)设Na,C0,、NaHC0,的质量都是1g,根据碳元素解析:方案二中,通过测定样品与足量硫酸反应生测定次氯酸钠溶液的H,错误。守恒得:Na,C0,~C02、NaHC0,C02,所以生成二氧化碳成CO,的质量,结合样品总质量求出Na,CO,与NaHCO,的9.BB项,图②不能用于制备氧化钠,钠在空气中4444质量。反应前通入N,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干扰反应加热生成过氧化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质量分别为1068848,二者的质量之比为42:53。生成CO,质量的测定;反应后通入N,将装置内的C0,全10.BA项,二者均能与氢氧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5)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原因是次氯部排出并被装置C中碱石灰吸收。装置A中样品与足量硫淀碳酸钡,错误;B项,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白色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氯气和水,离子方程式为酸完全反应生成C0,装置B干燥CO,装置C吸收反应生沉淀碳酸钙,碳酸氢钠与氯化钙不反应,可以鉴别,正确:Cl0+CI+2H=CL,↑+H,0。成的C0,装置D防止空气中的C0,和水蒸气进入装置C。C项,相同浓度时碳酸钠的碱性强于碳酸氢钠,则分别滴17.(1)加热(1分)2NaHC0,Na,C0,+C0,↑+(2)实验中,要确保NaHC0,完全分解,则需加热至加酚酞试液,红色较深的是碳酸钠溶液,错误;D项,与足恒重。量的盐酸反应,二者均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能鉴别,H,0(2分)(2)滴加适量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1分)Na,C0,(3)由分析可知,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C02。错误。+2HCl=2NaCl+C0,↑+H,0(2分)(4)反应完毕后,装置内还滞留一部分二氧化碳,为11.CA项,Na,0,含有2个钠离子和1个过氧根离子,故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错误;B项,Na,0,与水及C0,反(3)加入适量的Ba(0H),溶液(1分)Ba(0H)2+保证实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还要通入一段时间N,使Na,C0,=BaC0,↓+2NaOH(2分)产生的CO,全部吹人装置C中吸收。应的方程式分别为2Na,0,+2C0,=2Na,C0,+0,2Na,0,+(5)实验前称取混合物样品19.00g,实验后测得装2H,0=4NaOH+0,↑,生成相同量的0,时消耗的水和二氧解析:(1)NaHC0,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Na,C0,、H,0置C增重8.80g,则生成C0,的质量为8.80g。设Na,C0,的质化碳的质量不同,错误;C项,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CO,因此除去Na,CO,中的NaHCO,可以采用加热法。44x44y反应,过氧化钠均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由得失电子(2)NaCl溶液中混有杂质Na,C0,可向溶液中滴加量为x,NaHC0,的质量为y,则有:x+y=19.00,106+84守恒知两者转移电子数量相等,正确;D项,Na,0,和水反适量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即可。8.80,联立两式解得x=10.6g,y=8.4g,所以样品中碳酸钠立生成NaOH,强碱能与次氯酸反应,两者混合后漂白效(3NaOH溶液中混有杂质Na,C0,可向溶液中滴加果变差,错误。B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即可。的质量分数为10.6819.00g100%=55.79%:答案专页第1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