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智达]2023-2024高三省级联测考试 预测卷Ⅱ(七)7语文试题
[神州智达]2023-2024高三省级联测考试 预测卷Ⅱ(七)7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神州智达省级联测2023-2024第一次考试高三语文
2、2024年神州智达高三诊断性大联考
3、神州智达省级联测2023-2024第二次考试语文
4、神州智达2024高三诊断性大联考语文
1.下列对材料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风成说”是一种理论假设,认为风在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B.“建筑师”在文中指南北纬30°到60°之间,由西向东流动风力逐渐减弱的季风。C.“另辟蹊径”在文中是指先民们驯化粟、黍,以农耕作为应对生存挑战的新思路。D.“自肥性”指黄土高原堆积的黄土几乎不靠人工施肥就可保证农作物营养的特性。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青藏高原的隆起影响了大气环流方向和季风行进方向,再加上中亚地表物理风化严重,这些都影响了黄土高原地基的稳定。B.季风将中亚地区戈壁、沙漠中的地表颗粒物不断输送到稳定的鄂尔多斯地块上,经过漫长岁月堆积,最终形成了黄土高原。C.因为风力逐渐减弱,颗粒物按粒径大小被先后抛撒到地面,所以黄土高原土层的底层为大粒径的沙黄土而表层为小粒径的黏黄土。D.虽然黄土高原气候不佳、地质灾害频繁,自然条件很差,但人类文明依然在此得到发展并绵延不绝,原因在于地域空间广阔。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没有秦岭、太行山在南边和东边的阻挡,黄土高原的面积会更加宽广,土层会更加深厚,依托土地的农耕文明也会更加发达。B.黄土高原上持续的农业活动为人口繁衍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因此作者强调农业的萌发对黄土高原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作用。C材料最后一段使用“伊甸园”“庇护所”“舞台”等词,突出了黄土高原对于中华文明的意义,形象化的语言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D.材料介绍了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涉及人类文明演进状况,体现揭示自然对人类的影响是《中国国家地理》自然类文章的选题特色之一。4.材料摘编自《黄土高原一一上苍为中国特制的“舞台”》一文,作者为什么要强调“特制”一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故乡的胡同史铁生北京很大,不敢说就是我的故乡。我的故乡很小,仅北京城之一角,方圆大约二里,东和北曾经是城墙,现在是二环路。其余的北京和其余的地球我都陌生。二里方圆,上百条胡同密如罗网,我在其中活到四十岁。编辑约我写写那些胡同,我答应了,之后发现这岂非要写我的全部生命?办不到。但我的心神便又走进那些胡同,看它们一条一条怎样延伸、怎样连接、怎样拓展,以及怎样曲曲弯弯地隐没。我才醒悟,不是我曾居于其间,是它们构成了我。密如罗网,每一条胡同都是我的一段历史、一种心绪。胡同给我带来了阳光与温情,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