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押题试卷(二)2试卷及答案答案(历史)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试卷及答案答案(历史))
18.(12分)示例1:李鸿章认为张荫桓是敌人。理由是:张荫桓支持戊戌变法,提倡君主立宪制:而李鸿章主张中体西用,维护清王朝统治,故而认为张是敌人,体现了新旧势力之间的矛盾与斗争。示例2:美国马士认为对张荫桓的判决是可怕的。理由是:张荫桓遭下诏诛杀,且诏令难以被改变,体现清朝君主专制体制下皇权的至高无上:而英美等国已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因此认为“这样一种判决”是可怕的。示例3:义和团认为张荫桓是“汉奸“通敌”的代表。理由是:《马关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外民族矛盾尖锐: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存在盲目排外倾向:义和团受慈禧太后招抚,清政府向列强宣战,中外关系更为紧张:各国公使要求清政府取缔义和团,义和团更为仇视外国:而张荫桓与各国公使关系密切,被义和团视为“汉奸“通敌”。示例4:美国公使主张恢复张荫桓的官职。理由是:张荫桓数次出使海外,与多国公使建立了关系网络:对于近代外交意识强化的英美等国而言,张是清政府的外交大臣,他的存在是外交的需要,便于维护其在华的外交利益,故主张除去张的罪名,希望张恢复原职,获得更高的政治地位。示例5:李鸿章主张将张荫桓开复原官。理由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政局变化下清政府及李鸿章转而寻求换取英美支持,欲“结与国之欢心”:加之多国外交人士对张荫桓的认可与保护态度,促使李鸿章将其开复原官。(选一种态度,理由充分得6分,其中,表明所选态度1分,分析理由5分,写出一个理由2分,两个或两个以上理由即可得5分:充分阐明两种态度即可12分)19.(1)背景: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住房条件恶劣,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工人阶级迅速崛起,为争取自身权利展开斗争,造成阶级矛盾尖锐:英国代议制民主的不断完善(或工业革命时期进行多次议会改革不断完善民主制度)(每点2分,共分)(2)史料价值:《工人阶级住房法》可以用于研究英国民主政治的完善和劳资关系的发展:材料涉及的立法类型多样,可用于研究英国法律发展史:《公共卫生法》、《消除污害法案》、《工人阶级住房法》可用于研究英国的城市治理(或工业革命的污染与治理)。(每点2分,共6分)20.示例:广交会是新中国外交的缩影(2分)20世纪五十年代,面对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和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封锁,我国采取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57年首届广交会的创办,开辟了一条与世界交往的通道,对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和“贸易禁运”起到了重要作用。1972年,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广交会境外采购商、参会人数增长明显,美国逐渐成为广交会最大的客源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在发展同世界各国友好关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第122届广交会以来,面对变化的国际形势,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广交会紧跟时代潮流,致力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与交流。(8分)广交会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外交发展的历程,广交会为促进中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积极贡献。(2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以同等赋分,如广交会经历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广交会见证了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广交会是中国综合国力逐步提升的反映,广交会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等等)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