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联盟 2024届高三2月开学考地理L试题
九师联盟 2024届高三2月开学考地理L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九师联盟2023-2024高二1月联考地理
2、九师联盟2023-2024高三地理
3、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9月质量检测巩固卷地理
4、2023-2024九师联盟高三9月质量检测地理
5、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押题信息卷地理
6、2023-202422届九师联盟9月质量检测(老高考)地理
7、2023-2024九师联盟高二联考地理
8、九师联盟2024高三二月开学考
9、2023-2024九师联盟高三8月开学考地理
10、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8月质量检测地理
14.【答案】C【解析】影响山东此次极端的天气系统为冷锋,在7日01时左右,气温明显下降,风速增大,降水量最大,此时冷锋过境。15.【答案】B【解析】德州禹城位于鲁西地区,据图可知水汽主要来自黄海。16.【答案】B【解析】此时已是11月份,山东野外基本没有农作物,降水可以缓解旱情,与减轻农业灾害关系不大;大风降水会净化空气,改善大气质量,部分区县风力达到9级,会对蔬菜大棚造成破坏;此次降温最低温度不是很低,加上大风天气,此时海洋一般不会结冰。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答案】作用:阻隔了来自海洋的水汽,降水减少,气候变干,蒸发加剧;(3分)盐湖所在地形变封闭,汇水更明显,利于流域内盐分向低洼处(盐湖)汇集。(3分)原因:地势坦,坡度小;(2分)水源和气温条件的季节变化大。(2分)【解析】盐湖的形成需要盐类物质的积累,一方面需要有水盐向低洼地带汇集,另一方面需要有强劲的蒸发,水分蒸发而盐分留下。盐滩季节变化大,前提是地势缓,较小的坡度可以变化较大的面积。水分和温度(蒸发、溶解度)等条件变化显著,导致盐滩周期性扩张和缩小。18.【答案】(1)沟体从上到下逐渐变窄;从上到下切沟深度变浅,沟尾消失于坡面上或逐渐变细;与其他沟谷没有明显的汇流关系;位于坡面顶部或者中部。(答对三点即可,6分)(2)黄土暗穴先形成,黄土陷穴后形成。(2分)原因:据图可以推测,黄土陷穴是由于黄土暗穴在土层超过承受能力后崩塌陷落发展形成的。(2分)(3)勺头部位面积较大,周围较陡,是由于黄土陷穴和暗穴发育后,周围崩塌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勺沟的初始状态。(4分)(4)黄土高原的西部及北部降雨量及降雨强度较小;(2分)坡面径流受到坡面阻力和雨水下渗的双重作用,对地表物质的搬运能力逐渐减弱甚至消失;(2分)泥沙在沟道中逐渐堆积,地表径流不能汇入冲沟;(2分)有些地区黄土陷穴与地下暗穴相连通,坡面流水通过地下暗穴汇入高一级沟谷,地表水消失。(2分)【解析】(1)这种沟大多独立发育在黄土坡面上,其发育规模类似于切沟,却又和普通切沟从沟头到沟尾沟宽和沟深逐渐增大不一样,沟体从上到下逐渐变窄、变浅甚至消失于坡面上,与其他沟谷没有明显的联系,整体形态上大下小,俯视看像个勺子。(2)黄土暗穴先形成,陷穴后形成。黄土暗穴由于承受不住上覆黄土的重力,发生崩塌,黄土暗穴发展成黄土陷穴。(3)黄土陷穴和黄土暗穴形成后,经过流水侵蚀,沟道长度、沟道宽度和沟道深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形成了初始的勺状沟壑形态。(4)切沟上窄下宽,勺沟发展成切沟需要较大流量的地表水,侵蚀黄土形成。黄土高原西北地区,降水量少,勺沟汇水能力有限,地表径流流动过程中不断下渗,地表径流减少,冲刷能力降低,不能发展成切沟。19.【答案】(1)饵料残渣造成水体富营养化;(2分)养殖废弃物、排泄物和药物残留污染水质;(2分)湖泊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2)传统渔业养殖效益低;(2分)河蟹市场需求增加,价格高,经济效益好;(2分)混养鱼虾,养殖结构多样,可以稳定收入。(2分)(3)特点:年内夏季浓度低,冬季浓度大。(2分)原因:夏季降水多,湖泊水量大;(2分)夏季水生植物茂盛,对水质有净化作用;(2分)冬季,水生植物减少,水动力作用增强,湖区底泥营养盐释放多。(2分)【解析】(1)精养投入饲料及防治病虫害的农药较多,养殖密度高,易出现水污染,生态环境恶化。(2)由单一养殖变为混养,既增加了品种,又丰富了养殖结构,提高了经济效益。(3)TN是水中的总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年内夏季较低,冬季较高,主要是由于夏季降水多,湖泊水量大,TN浓度低,夏季水生植物茂盛,自净能力强。冬季水生植物减少,风大,水动力作用增强,湖泊底泥沉积物中营养物质释放多。【高三地理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