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2024学年名校联考高一考试(241514Z)历史试题

安徽省2023-2024学年名校联考高一考试(241514Z)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学年安徽名校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历史
    2、安徽第一卷2024年中考安徽名校大联考试卷(二)历史试题
    3、安徽省2024年名校联盟考试卷二历史
    4、安徽第一卷2024年安徽名校大联考二历史
    5、安徽名校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联考
    6、安徽历史2024联考试卷
    7、安徽省2024年名校联考试卷
    8、安徽省2024年名校联盟历史
    9、2024安徽名校大联考一历史
    10、安徽省2024名校联盟考试卷三历史
2024年贵州新高考高端精品模拟信息卷历史教师用卷(四)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认为:“周初分封,是以血缘亲属关系为根据和基础的,这种血缘亲属关系,本质上就是宗法的‘亲亲'关系。”该学者揭示出西周A.分封过程排斥异姓B.王位世袭原则确立C.具有贵族政治特征D.政治局势剧烈动荡【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周初分封,是以血缘亲属关系为根据和基础的”,可知西周政治重视血缘关系,体现了贵族政治的基本特征,故C项正确。周朝也分封了异姓功臣和先朝贵族,并不排斥异姓,排除A项;王位世袭制确立于夏朝,排除B项;周初分封有利于巩固西周的统治,而不是加剧政治局势动荡,排除D项。2.下表是史书中有关秦法律制度的记载。这反映出秦的统治出处内容摘录《汉书·刑法志》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颠、抽肋、镬烹之刑《汉书·刑法志》秦始皇“专任刑罚,躬操文墨”,导致“赭衣塞路,图固成市”《史记·李斯列传》赵高鼓吹“严法而刻刑”,李斯奏言独断、督责、深罚诸义,不久便“法令诛罚日益刻深”A.凸显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B.呈现重刑主义的色彩C.激化了统治阶级内部矛盾D.完善了基层社会治理【答案】B【解析】材料介绍了史书中有关秦法律制度的记载,在这些法律中提到残酷的“肉刑”等刑罚反映出秦的统治呈现重刑主义的色彩,故B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神权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中强调的是法律严苛,未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基层社会治理的信息,排除D项。3.下图是三国时期的青铜弩机,该文物发据于临沂王羲之故居。根据图片信息,可以推知A.军事对峙推动了兵器发展B.铁器在军事中运用不普遍C.热兵器已经开始用于战争D.南北经济交流的进程加快精品模拟信息卷·历史四第1页(共8页)【答案】A【解析】三国时期青铜弩机文物的出土,反映了当时军事对峙对兵器制造的影响,故A项正确。战国以后,中原地区铁器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排除B项;热兵器开始用于战争,是在唐朝末年以后,C项表述不正确;三国时期青铜督机,与南北经济交流无关,排除D项。4.唐德宗继位后不久即明确表示自治的藩镇与其他落镇同样对朝廷有正规的财政义务。建中元年(780年)春,卢节度使和魏博节度使上呈大批“贡品”时,德宗乘机大造声势,把钱财作为正式税收转交国库。唐德宗这一做法意在A.收回对藩镇财政控制权B.缓和与藩镇间的矛盾C.为皇室聚敛大量的财富D.制造政策调整的声势【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德宗乘机大造声势,把钱财作为正式税收转交国库”,再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藩镇割据的出现,可知唐德宗意在通过收回对著镇财政的控制权来打击藩镇割据势力,故A项正确。德宗“把钱财作为正式税收转交国库”只能加剧与藩镇的紧张关系,排涂B须;唐德宗的做法针对的是节度使,目的是打击节度使,消除藩镇割据,排除C项:制造政策调整的声势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D项。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