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核心素养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
河南省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核心素养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河南省2024~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末检测卷
2、河南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末考试
3、河南省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
4、河南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中检测卷
5、河南省九年级期末试卷2024
6、2023-2024河南省九年级期末卷政治
7、2024至2024河南九年级期末考试
8、河南2024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
9、2024—2024河南九年级考试
10、2023-2024河南省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
项基本政治制度,故③说法错误。8.【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题文中,有人认为:“村干部”是官,是国家机关最基层的千部。依据教材知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村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属于国家机关,据此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所以“村干部”不是官,故D说法正确;村委会是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属于政党机关,所以“村千部”不是党的千部,A说法错误;BC判断是错误的,故排除。9.【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有经济。题千材料向我们说明了国有经济的重要性,体现了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A正确;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的是非公有制经济,B错误;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C说法错误;本项说法是对国有经济的含义的认识,而材料表明的是国有经济的作用,故D与题意不符。10.【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配制度。“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贯彻落实这一要求,一方面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另一方面必须让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可见,②④符合题意。“取缔非劳动报翻”和“消除劳动者之间的收入差距”说法都不符合实际,①③排除。11.【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公的社会意义。AD体现的是公的个人意义;BC是社会作用,但是解读材料可以看出C不符合题意。12.【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维护社会公正义。发展教育事业、关爱弱势群体、扫黑除恶等都不是共同主题,故排除ABC;题文中我国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地区建设力度,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扫黑除恶等,都有利于维护社会公正义,故D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共56分,5小题)13.【答案】(1)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2分)(2)①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权力;②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国家权力;③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等。(6分,答出三点即可)14.【答案】(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分,符合题意即可)(2)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③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④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等。(6分,答出三点即可)15.【答案】情境一(1)劳动。(2分)(2)公民应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等。(2分)情境二(1)关心教育明明,经常与明明联系等。(2分)(2)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等。(2分)情境三(1)纠正表哥的错误说法。(2分)(2)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2分)16.【答案】(1)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我省人民生活水显著提升,城乡人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我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城镇居民;我省对外开放水进一步扩大。(4分,答出两点即可)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第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