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答案

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重庆市2024年高三二诊历史
    2、2024年重庆市高中历史会考试题
    3、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高二
    4、重庆市2024二诊历史答案
    5、2023-2024重庆市二诊历史
    6、2024重庆高三历史考试
    7、重庆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历史b卷
    8、2023-2024重庆市二诊历史答案
    9、重庆市2024年秋高二期末考试历史
    10、重庆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历史a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9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郭高焘外交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其外交思想。(10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新中国的外交实践说明“和是当代中国外交的核心理念”。(6分)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民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作两税法…上用其言,因赦令行之。—一摘自《资治通鉴》卷226材料二宋承唐朝和五代遗制,实行两税法,以钱为夏税、米为秋税,二税承担者是一切土地所有者。国家法律规定百姓有服徭役义务,但可以钱代役。北宋李元弼在总结当县令的经验时说:“差夫役,总计家业钱均定,遂无偏曲”。宋朝政府还将商税与地税、户税区别开来。宋太祖“诏榜商税则例于(商税)务门,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在四京设“都商税院”,在地方各州、府设征收商税的机构“都税务”。北宋商税收入约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10%左右。一摘自王棣《宋代赋税的制度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杨炎改革赋税制度的主要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赋税制度的主要内容。(6分)(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赋税在中国古代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4分)18.阅读材料,完成任务。(12分)材料自1884年阿诺德·汤因比《工业革命演讲集》出版到20世纪70年代之前,学者对工业革命史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乐观派和悲观派两个学派。悲观派的童年时代就生活在工业革命的大潮中,代表人物碧翠丝·韦伯认为,“工业革命时期给人以巨大的、残酷的和倒退的体验,人们为此而生活窘迫,流离失所,身心憔悴,幸福不在。工业革命…被证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工业革命史学者,感受着战后西方经济的腾飞与福利,得出了“工业革命是现代经济腾飞的起点”这样乐观的结论,认为“工业革命是一场起飞,它直接关系到生产方式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缓慢渐进说”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史学者对上述两种工业革命的看法持批判态度。代表人物简·德·弗里斯认为,渐进变革的工业革命时代依赖于之前时代的长期准备,应该将1500一1800年作为一个长时段进行分析。工业革命实际上是1500一1800年经济缓慢增长的一部分,这种缓慢增长主要来自劳动时间与劳动量的增加,和所谓“大工业时代”、技术创新、社会变革没什么关系。一摘自刘翔鹏《试论英国工业革命史研究的新范式》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的任一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高二(上)期末联合检测试卷(历史)第4页共7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