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三)历史试题试卷答案答案
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三)历史试题试卷答案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第二十七套滚动内容十货币与赋税制度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B卷)1.C由材料可知,国民政府组织的四届高等文官考试中,女性考生的数量和录取率都非常低,这折射出当时接受教育的女性数量少,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B项说法错误,当时女性已经参与文官考试,且能被录取,这说明当时社会并没有拒绝女性参与政治,排除;D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2.A由材料中“称四分五裂的意大利是暴风雨中没有舵手的孤舟”“从理论上论述了建立君主政权的必要性”等信息可知,但丁主张加强君权以消灭封建割据,实现国家的统一,A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排除。3.D由材料“宋朝实物货币才逐渐退出流通领域,金属货币的地位才最终确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实物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和金属货币地位的确立,D项正确。A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B项说法错误,“飞钱”并不是实物货币,排除;政治环境虽然对货币流通有一定影响,但是不起决定性作用,C项说法过于夸大,排除。4.B由材料可知,1934~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值呈现增长态势,1936年的中国工业品总产值也比1935年的工业品总产值有所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进行法币改革,改变了币制混乱的局面,稳定了金融市场,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B项正确。早在法币改革之前,国民政府就已经开始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排除A项;1928年,“东北易帜”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排除C项;20世纪30年代,中国正处于国共内战时期,再加上日寇的侵略,国内社会环境并不稳定,排除D项。5.C由材料“为美国财政部控制国际金融提供了可能”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国际货币中心地位,为美元霸权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A项说法对材料解读片面,排除;B项对材料的解读过于夸大,排除;D项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6.A由材料“以丁银不均、穷民‘无力输将’为由”“丁银俱随地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民无力上交丁银,黄炳建议“丁银俱随地办”,这说明“丁银俱随地办”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A项正确。黄炳只是建议“丁银俱随地办”,这不能反映农民对政府的依附关系弱化,排除B项;黄炳只是建议实行摊丁入亩,这不能说明人头税彻底被废除,排除C项;D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且当时中国不存在资本主义经济,排除。7.A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1993年,我国个人所得税税额不断提高,这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排除C项。个人所得税主要涉及部分群体,不能反映所有民众的幸福指数,排除B项;材料中个人所得税税额不断提高,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明确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8.B由材料中“黄籍,是民众管理的纲纪、治理国家的开端”“有的户头在,有关文书却没有了;有的人活着,却在籍注上假托死了、叛逃了”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朝萧齐实行黄、白籍政策,黄籍交税,白籍不用交税。一些黄籍户为了逃避交税,制造伪籍,使国家赋役征收困难,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B项正确。户籍制度并不混乱,只是户籍管理较为混乱,排除A项;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且材料没有涉及南方战乱对户籍制度的影响,排除;材料体现的是伪籍现象影响政府财政收入,但不能说明国家财政十分紧张,排除D项。·68·【24·G3AB(新高考)·历史·参考答案一R一必考一QGA】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