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 青海省大通县教学研究室2024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民版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子路问君子于孔子,(孔)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两则对话体现了孔子A.身教重于言行的思想B.渴望重建人伦秩序的规范C.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D.主张以礼法思想进行治国2.秦朝御史大夫职权相当广泛,虽然地位低于丞相,但丞相有权处理的事务,御史大夫均可以过问;而御史大夫的许多职权,丞相没有。这可用来说明当时A.监察部门地位上升B.皇权对相权的防范C.中央权力相互制约D.御史深得皇帝信任3.下表示是不同史书记载的关于汉代的一些经济活动。这些记载史书经济活动《汉书·伍被传》“重装富贾,周流天下,道无不通,故交易之道行”《盐铁论·力耕》“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臻(聚集),万物之所殖者”《汉书·食货志》商人“因其言厚,交通五侯,力过吏势,以利相顷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编…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A.印证了汉代商品经济较为繁荣B.说明汉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C.表明区域经济差异的日益凸显D.反映出国内长途贸易条件成熟4.为了能够全面了解考生时的水,741年礼部待郎韦陟要求参加进士科考试的考生将时所写的代表性作品交来参阅,称“纳省卷”;同时还允许有名望的公卿贤达向主考官推荐优秀考生,甚至可以共同决定拟录取名单,称为“通榜”。唐代的这些做法A.有助于衡中枢权力B.利于弥补考试取士的局限C.消融了社会阶级差别D.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5.宋明理学家“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天下为匹夫之责”;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据此可知,两者都A提倡“知行合一”B.主张以史为鉴C.推崇“格物致知”D.强调社会责任【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历史第1页(共6页)】243048Z
    青海省大通县教学研究室2024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民版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子路问君子于孔子,(孔)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两则对话体现了孔子A.身教重于言行的思想B.渴望重建人伦秩序的规范C.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D.主张以礼法思想进行治国2.秦朝御史大夫职权相当广泛,虽然地位低于丞相,但丞相有权处理的事务,御史大夫均可以过问;而御史大夫的许多职权,丞相没有。这可用来说明当时A.监察部门地位上升B.皇权对相权的防范C.中央权力相互制约D.御史深得皇帝信任3.下表示是不同史书记载的关于汉代的一些经济活动。这些记载史书经济活动《汉书·伍被传》“重装富贾,周流天下,道无不通,故交易之道行”《盐铁论·力耕》“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臻(聚集),万物之所殖者”《汉书·食货志》商人“因其言厚,交通五侯,力过吏势,以利相顷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编…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A.印证了汉代商品经济较为繁荣B.说明汉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C.表明区域经济差异的日益凸显D.反映出国内长途贸易条件成熟4.为了能够全面了解考生时的水,741年礼部待郎韦陟要求参加进士科考试的考生将时所写的代表性作品交来参阅,称“纳省卷”;同时还允许有名望的公卿贤达向主考官推荐优秀考生,甚至可以共同决定拟录取名单,称为“通榜”。唐代的这些做法A.有助于衡中枢权力B.利于弥补考试取士的局限C.消融了社会阶级差别D.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5.宋明理学家“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天下为匹夫之责”;明清之际的顾炎武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吁。据此可知,两者都A提倡“知行合一”B.主张以史为鉴C.推崇“格物致知”D.强调社会责任【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历史第1页(共6页)】243048Z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