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排除C项:材料仅显示周武王至战国晚期军队数量明显增加,据材料无法得出是因为战国时期战争中人们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导致军队数量增加,排除D项。故选B项。11.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重装富贾,周流天下“商贾之所臻,万物之所殖者“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商人富贵,商业活动遍布各地,这也说明当时商业活动的活跃,印证了汉代商品经济比较繁荣,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政府对商业活动限制的松动,排除B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中虽然涉及了长途贸易,但是并未反映出进行长途贸易的条件成熟,排除D项。故选A项。12.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汉元帝时期。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汉元帝时期下令废除郡国宗庙,加强中央权威,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上有力地削弱了王国势力。因此到汉元帝废除郡国宗庙,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基本消除,A项正确:郡国宗庙也是祭祀刘姓君王,汉元帝废除地方郡国宗庙主要是加强中央权威,排除B项:祭祀宗庙是与皇位稳定有关,与小农经济无关,排除C项:郡国宗庙的存在影响了中央权威,而不是说明财政负担重,排除D项。故选A项。13.B【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由材料中“使两个弟弟因‘克让'的美名而获得举荐使自己博得更高的声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选官制度是察举制,选官的标准之一是“孝廉”,许武的作为是为了获取名声,从而使自己得到举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察举制存在一定漏洞,B项正确。汉代儒学地位较高,对民众影响较大,排除A项:材料讲的是许武利用察举制的漏洞为自己谋取利益,非地方官员懒政问题,排除C项:由材料无法得知许武出自世家大族,排除D项。故选B项。14.B【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目的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据材料,少数民族政权的国号继承了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说明其意在向中原文化靠拢,这样做的目的是获得文化认同,以巩固统治,B项正确;材料中少数民族政权的这些举动对文化的交流与繁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并非其主要目的,排除A、C项:D项也是少数民族政权获得认同的一项措施,而非目的,排除D项。故选B项。15.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世说新语》与《三国志》《晋书》《资治通鉴》等史书关于魏晋时期的士族文人有着不同的描述,这说明对多类型史料的考证有利于更深入的了解历史人物,D项正确:材料与考证历史的真伪性无关,排除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小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对历史人物辩证的看待说法,排除C项。故选D项。16.C【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意在说明可知中,这是目的题。时空范围为魏答案第3页,共8页扫码使用▣夸克扫描王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