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023年秋季学期高一入学检测卷历史参考答案1.D【解析】多元”指中华民族起源多元,“一体”指中华民族共同体,该战国时期的墓葬具有越、楚和江淮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这反映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D项正确。2.A【解析】材料描述了齐国都城临淄的繁荣景象,城市的繁荣建立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而铁犁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发展的根本原因,A项正确。3.D【解析】根据图示可知,秦朝的印章中既有皇帝的,也有丞相、御史和侯爵的,这说明当时的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项正确。4.B【解析】图片为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示意图,这一举措使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使之无力对抗中央,进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5.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科举落第者凭借他们为科考而积累的才学,在民众中或聚徒讲学,或影响公共事务,成为乡里文化的普及者、基层社会活动的组织者。他们的活动促进了基层文化的发展,这表明科举制度有益于社会教化,D项正确。6.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宋朝国民生产总值占当时世界的50%,海关税收最高时占到国家财政总收入的20%,以及宋仁宗和宋高宗时期较高的海关税收,可知宋朝对外贸易发达,A项正确。7.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通过国际法对照不等条约,认识到国家主权遭受严重侵害,并开始萌生出近代国家主权意识,B项正确。8.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放下身段,向“夷人”学“长技”30多年,指的是洋务运动,这场运动是中国早期近代化的积极尝试,C项正确。9.B【解析】依据材料“吾国思想界不将此根本恶因铲除净尽…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袁世凯,当然接踵应运而生”可知,陈独秀强调在思想上铲除落后的封建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和社会俗,这说明陈独秀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主义,主张解放人们的思想,即强调思想解放的重要性,B项正确。10.C【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初”“毛泽东请农民吃饭并送他们被子,让他们了解党的真意…提出中国革命的中心须放在农村”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年代初毛泽东对农民的调查和工作有利于获得农民的支持,促进“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丰富和发展,C项正确。11.A【解析】中国是联合国发起国之一,旧金山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的托管制度得到认可并执行,由此可见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得到提升,该会议在事实上承认并确立了中国的大国地位,A项正确。12.C【解析】依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投资占比达到36.1%,可见国家优先发展的是重工业,C项正确。【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24-23A·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