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N]六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N]六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道德与法律相抵触时,法律服从人情和道德,强调法律实施的最佳途径是“人治”;古代罗马将自然法作为成文法的准则和依据,罗马法主要内容是维护私有财产,保障法律面前人人等,法律重证据、讲程序,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4)宗法群体本位观念和个人权利本位观念不同。家族本位的宗法群体理念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根本指导思想。三纲五常不仅是礼的规范,也是法律的规范。古罗马人没有来自宗法关系的所谓天理、人情可以遵循,罗马法特别注意从法律上确认公民个人的权利。(5)法学家的地位。古罗马法学家地位高,部分法学家的法律学说有官方效力,中国古代法律则完全以官方为主导。(6)历史影响不同。中国古代法律只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从而形成了中华法系,而古罗马法影响了中世纪欧洲许多国家,也对近代以来法律和法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5.C解析:《至尊法案》的精神是确立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扩大王权,而材料中的《叛逆法》将“否认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等视为大罪,继承了这一原则,C项正确。责任内阁制是削弱王权,排除A项;材料措施削弱天主教教权,排除B项;当时资产阶级革命尚未爆发,排除D项。6.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欧美多宗教国家中,绝大多数工商界领导人、资本占有者、企业高级技术工人是新教徒,负有增加自己资本的责任,这种新教伦理思想有利于推动资本主义发展,B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强调新教伦理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没有体现思想控制和冲破教会的束缚,排除C、D两项。7.D解析:根据材料“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活动与纠纷越来越频繁,客观上迫切需要一部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法律…2020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可知,我国《民法典》出台的背景是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导致民事活动与纠纷越来越频繁,因此《民法典》的出台有利于解决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些纠纷,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D项正确。2010年,我国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排除A项;《民法典》不是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依法治国的标志,排除B项;根据材料“民事活动与纠纷越来越频繁,客观上迫切需要一部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法律”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出台《民法典》主要是解决民事纠纷和经济纠纷与“发展了我国新时期的基本政治制度”无关,排除C项。8.C解析:根据“20世纪80年代”可知此时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同时又提倡“五讲四美三热爱”,由此可知体现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并进,C项正确。中小学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主体,排除A项;仅根据这些宣传材料不能说明“形成了”,排除B项;此时还没有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排除D项。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