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高三24·G3AB·语文-必考-QG 语文1-3答案

2024年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高三24·G3AB·语文-必考-QG 语文1-3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原礼部侍郎王祐出任长沙太守,奉皇帝旨意前往南岳祷祀,寻访魏夫人坛。率子廉正好大醉站不起来,他直盯着王祐说:“乡野道士喜欢喝酒,难得遇到美酒,一旦遇到了就会喝醉,还望明公原凉我。”王祐觉得他是一个与众不同的道士,就用车载着他一同回到官府。住了一个多月,王祐感到率子廉非常寂寞又没有什么话说,于是又把他送回了山中,王祐对率子廉说:“大师才高八斗,深藏不露,老朽不敢妄作揣度,应当用诗来奉赠您。”不久王祐就忘了这件事。一天,昏昏欲睡时,王祐梦见率子廉前来索取诗作,才写了两首绝句,把它书写在木板上,安放在紫虚阁中。道士们感到很惊讶,说:“率牛’凭什么能得到这些?”太兴国五年六月十七日,率子廉突然派人到南岳观对那里的道士说:“我要外出到别处去,紫虚阁不能无人主持,一定要马上选派接替我的人。”自从率子廉得到王祐的诗后,道士们逐渐感到率子廉不同一般人。听到这种情况,道士们吃惊地问:“这样的大热天,‘率牛’要到哪里去呢?”急忙赶到紫虚阁,只见率子廉已经死了。道士们才更加感到惊奇,说:“难道‘率牛’竟然知道自己的死期吗?”道士们把他葬在衡山脚下。不久,南台寺有一个叫作守澄的僧人,从京师回来,说在京师南薰门外遇见率子廉,只见他神情清闲安逸。守澄问他什么原因使他重返俗世?率子廉笑着说:“我只是到外面随便走走而已。”并要守澄带一封信给山里的道士,守澄回到寺中,才知道率子廉已经死了。察看那封信的时间,恰好是率子廉死的那天。掘开他的坟墓,则只有拄杖和鞋子罢了。东坡居士说:“士人的内心有所藏(的本领),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不会轻易地显露,何况是修养极高的人呢!修养极高的人固然不易得到,能察知修养极高的人,难道就容易得到吗!王祐如果不是得了道,也不能察知‘率牛’与众不同之处。”我曾经写过《三槐堂记》,意思是说王公不仅仅福祉布及子孙,也许他本身就是得道之人。等到见到他与率子廉相见的故事,就更加确信是这样了。王祐的诗我找不到整篇了,我写信给他的曾孙王巩,让他在家集中寻找并补齐它,可能将它刻在石碑上安放到紫虚阁吧。15.D(“诗人心情由黯然转为开朗”错误,此时诗人面对美好却破碎的大好河山,心情黯然,只有将此情此景吟咏成诗。)16.①诗人在南楼登高极目四望,将“舟楫纷纷”的俗世喧嚣与“山川莽莽”的自然景观相融,引发人们对社会与自然的思考。②将登临南楼联想到的东晋名士庾亮的人生经历与自己的抗金遭际糅合起来,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注,抒发了深沉的爱国情怀。(每点3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17.(1)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尘满面鬓如霜/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则该空不得分)18.①人杰地灵②别具一格③情有独钟(每处1分,符合语境的成语均可)19.①第一处,三个分句的主语都是“它”,即禄充,故后两句承前省略了主语“它”;这三句话描写了禄充很有看头,表达出作者对禄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②第二处,三个分句的主语“有的”指评价麒麟山的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描写出人们对麒麟山的赞美,充分说明它是风水宝地。(每处2分,意对即可)20.①其他感冒症状会慢慢消失②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③可能会出现咳嗽不止的情况(每处2分,符合语境的语句均可)21.①发热②咳嗽③多痰④心烦喜呕⑤不思饮食(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则酌情给分)22.人们得了感冒后,会出现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发热恶寒等症状,其中咳嗽最为常见,且相当顽固。(原句有三处语病:①成分残缺,可在“发热恶寒等”后面加宾语“症状”。②成分赘余,“尤以”和“最”重复,可删掉“尤以”。③搭配不当,“坚固”可改为“顽固”。每改对一处得1分,其他改法酌情给分)23.【写作提示】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材料一是所讲的一句话,告诉人们,改革之路从无坦途,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做好为改革付出必要成本的准备。改革进步总是会遇到阻力,需要我们坚强勇毅和笃行不懈。其蕴含的道理是:人的精神在对物质世界的改造和改革中具有能动作用,勇毅、笃行的精神品格,对于改革实践尤为重要,弥足珍贵。材料二是以中国铁路的发展为例,指出了京张铁路百年变革的成就与意义。其蕴含的道理是:只要具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可以实现零的突破,而且可以超越、领先。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①改革之路无坦途,既要勇毅笃行,又要自主创新;②自强自立,勇于变革,方能飞跃;③在改革逆境中砥砺前行,在创新发展中实现民族复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X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