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一百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高考样卷语文
2023全国一百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高考样卷语文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4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高考样卷语文一
2、2023-2024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21ccj语文三
3、2023-2024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语文21
4、2023-2024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语文样卷一
5、2024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语文一
6、2024年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语文一
7、全国一百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2024语文一
8、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语文2024
9、2023-2024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语文样卷二
10、2023-2024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冲刺卷语文2
官的人,先要躲避祸害,然后再去追求俸禄。所以香甜的食饵不是不美,但龟和龙闻到就深藏起来,鸾鸟和凤凰看见就会高飞离去,因为知道香饵会危害身体材料二:(苏秦)对燕昭王说:“今天希望大王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与您谈话)。如果我像曾参那样尽孝,像尾生那样守信,像伯夷那样廉洁,那么厌恶我的人会不会惭愧呢?”燕王说:“那当然。”“我拿这三个优点来侍奉王上,够吗?”燕王说:“够了。”“王上觉得够了,但我就不会侍奉王上了。如果像曾参一样孝顺,就不会离开亲人,不足以对国家有益;像尾生那样守信,就不会欺骗人,不足以对国家有益;像伯夷那样清廉,就不会偷窃钱财,也不足以对国家有益。我认为,信用和仁义都不能使人通达,道义与王道不能并立。”燕王说:“既然这样,那么就不能行仁义吗?”苏秦答道:“为什么不能呢?人没有信用就不通达,国家没有道义则不会有王道。仁义是用来替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而不是用来替他人服务的。这都是完善自我、满足现状的消极办法,而不是谋求进取的途径。三王轮流兴起,五霸相继兴盛,都是因为不安于现状。我是谋求进取的臣子,不侍奉无所作为的君主。我希望能辞官回到周地,归田务农,不要侮辱了大王的朝廷。”燕王说:“回归自我(满足现状)不够吗?”苏秦回答说:“如果满足现状就够了,那么楚军不会越过雎章,秦军的势力不会超出商於,齐国不会越过吕隧,这些都是不安于现状而积极进取的例子。”(二)(9分)15.(3分)【命题意图】本题综合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分析鉴赏诗歌语言、内容、思想情感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级和鉴赏评价D级【命题解析】D项,“杜诗则以‘画图省识春风面’归咎于画师”理解错误。“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是说元帝从图画里认识昭君,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仍然是批评汉元帝的昏庸。【参考答案】D16.(6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比较鉴赏诗歌表达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级。【命题解析】题目要求分析两首诗同写昭君之“怨”,却各自不同的侧重点。白诗借古讽今,“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君王不辨美丑和薄情寡恩;再结合注释“因素多作讽喻诗而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可知,这首诗既借史咏叹自己仕途不顺、宦海沉浮的哀怨之情,也讽喻当今君王缺恩少义、不识贤庸。杜诗与白诗不同的是:杜甫作《咏怀古迹》时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环珮空归夜月魂”中寄托着作者的思乡和爱国之情。【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①白诗重在借风流绝代的昭君被疏远而远嫁大漠的故事,寄托自己遭遇贬谪、怀才不遇的哀怨之情。②“自是君恩薄如纸”等句,则通过对汉元帝不辨美丑、薄情寡恩的批评,讽喻当今君王缺恩少义、不识贤庸。③杜诗虽也有对君王昏聩的批评,但重在借昭君虽死、魂魄仍要归来的精神,寄托诗人对故土的思念以及爱国之情。(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三)(6分)17.(6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根据情境默写古代诗文中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级和理解B级。2023届高考专家联测卷(五)·语文参考答案第6页(共9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