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16,生产工具和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力水的标志。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二、辨析改错(8分)前的【】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义”,并加以改正。【)商、周时代出现了青铜农具,这是中国农具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2)战国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以铁犁牛耕为主要特点的农业也就进人精耕改正:【细作阶段。改正:【】(3)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春主持修筑的都江堰,使成都原成为沃野。改正:【】(4)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了曲辕犁和翻车等一些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改正: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唐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同步发展。明朝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一代又一代“丝路人”架起了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的桥梁。摘编自《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方式所呈现出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归纳“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的原因。进入新时代,中国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何现实意义。(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口迁移理论认为,从移民动机看,移民可以分为自愿性移民和被迫性移民。下面是15世纪末一18世纪世界人口迁移简表。时间主要流向主要人流15世纪末一16世纪从西欧流向美洲宗主国的殖民者或移民及其后裔16一18世纪从非洲流向美洲从非洲运去的黑奴(1)根据材料一中“人口迁移理论”中所列的两种移民方式,结合15一18世纪的世界历史,分析大西洋沿岸洲际人口迁移情况。(4分)金人2023年安徽中考模拟信息卷(五)·历史(试题卷)开卷第3页共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