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地理一衡水金卷先享题分科卷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地理一衡水金卷先享题分科卷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周测卷四三大类岩石、地壳物质循环、板块构造1.A据图可知,四路段相比,甲一乙段等高线最密集,坡度应最大。2.D据图可知,甲的高度介于125~150m之间,丙的高度介于275一300m之间,推算出甲、丙之间的相对高度介于125~175m之间,只有150m在此范围内。3.A柴达木盆地约2亿年前为内陆盆地,形成陆相沉积,岩石为沉积岩,对应④固结成岩过程:后经历青藏高原的隆起,对应②地壳运动隆起上升;上升后受风力侵蚀,湖水蒸发,形成盐滩,对应③。因此,正确顺序为④②③。4D地壳运动使地表上升,湖水外泄,表现为浅湖相沉积,也会使有的地方下降,沉积较厚的盐层,表现为盐湖相沉积;干早气候加剧及水源补给减少,会使盐湖出现干盐滩化;岩浆活动与盐湖的形成无关5,B在地质历史时期,物质沉积的过程经常会被中断而导致地层不连续,岩石中记录这些中断的地方被称为不整合面。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花岗岩的岩层内部还有少量的沉积岩分布,这些沉积岩在地质时期受花岗岩入侵的影响而分散,进而导致地层中断,故不整合面应处于花岗岩和沉积岩之间,甲、丙处都不存在不整合面;乙处捕虏体位于花岗岩内,甲处的捕虏体位于地表的沉积岩岩层内,花岗岩是由岩浆侵入作用而形成的,从图中可以看到花岗岩入侵并覆盖了原有的沉积岩层,故花岗岩应是在沉积岩之后形成的,即乙处的沉积岩所形成的时间要早于甲处花岗岩的形成时间,乙处捕虏体形成时间早于甲处;根据示意图判断甲处捕虏体的岩石类型是花岗岩。6.A结合示意图分析,岩浆上升侵入围岩(沉积岩)冷却凝固形成花岗岩;地壳上升,地表的岩石被外力风化(侵蚀)后,形成风化物碎块;地壳下降,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将不整合面上的风化物碎块捕获到沉积物中,固结成岩而成7.C汤加位于太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的消亡边界。本次火山发生时,太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碰撞挤压8.A火山活动是岩浆活动使地下的岩浆沿着地表裂隙处喷出地表形成的。9.B分析图中各岩石之间的箭头可知,①②均不能由其他岩石形成,因此①②均为岩浆岩;由于③可以由①经外力作用形成,故③为沉积岩;由于②可以经地壳运动十外力作用形成③,故②是侵入型岩浆岩,①是喷出型岩浆岩,④为变质岩。火山岩为喷出型岩浆岩。10.D根据等值线数值判断丁处等深线大于7000m,比两侧深度大,地形为海沟;结合示意图判断,丁处应处于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消亡边界。11.D图中等值线数值为等深线,数值小的地方比数值大的地方高,箭头所指之处中间高四周低,是海底山地。海底孤立山地主要是受内力作用影响形成的,海底火山喷发可形成该地形;大洋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地形中间低,两侧高;海底冲积物堆积在低处,形成不了高山;陨石碰撞多形成大坑·7·■【24·G3C(新高考)·地理·参考答案一ZB一必考-QG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