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乙

衡中同卷·2022-2023学年度高考分科综合测试卷 全国乙卷 语文(一)乙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答案语文
    2、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轮答案语文
    3、衡中同卷2023-2024高三语文
    4、2024衡中同卷全国三卷
    5、2024衡中同卷分科综合卷全国三卷
    6、2024衡中同卷语文答案
    7、2024衡中同卷语文
    8、2024衡中同卷高三一调
    9、2024衡中同卷答案高考分科
    10、2024衡中同卷新高考
B.尺籍,汉制,将杀敌立功书写于竹板。文中应指男子无须服兵役。C.博士,文中指学官名。源于战国,秦汉时相承。后称专精一艺的职官为博士。D.“乃其父也”与“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两句中的“乃”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徐挚与子产都是郑国国相,一个上下不亲,父子不和;一个民心所向,政绩斐然,其为政之道引人深思。B.公仪休拒绝客人所送之鱼,其理由是:做国相有人送鱼吃,接受贿赂免去职务就没人送鱼吃了。C.石奢在所管辖区内巡查时遇到父亲行凶杀人,于是放走父亲,把自己囚禁起来,最后刎颈而死,令人感佩。D.李离是晋文公的法官,因枉杀人命,自判死罪,虽晋文公一再劝说,李离也不接受晋文公的赦令。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4分)(2)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4分)14.司马迁在本文小序中说“奉职循理,亦可以为治”。请结合本文所选材料概括作者理想的吏治蓝图的特点。(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鹭鸶贾岛求鱼未得食,沙岸往来行。岛月独栖影,暮天寒过声。堕巢因木折,失侣遇弦惊。频向烟霄望,吾知尔去程。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鹭鸶捉不到鱼而在沙岸上徘徊,暗指诗人自身因科举考试屡遭失败的尴尬。B.颈联通过写鹭鸶巢穴被毁,痛失伴侣,写出鹭鸶无家无亲、孤独寂寞的悲惨处境。C.尾联写鹭鸶在云霄中频频向天凝望,借以抒发诗人受挫后绝不放弃希望的不屈精神」D.全诗托物言志,隐喻了诗人怀才不遇、穷困潦倒之境遇,揭示出无法实现理想的悲剧。16.本诗领联历来被人称赞,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李白《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两句是“▲▲”(2)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以“名实”为论证的立足点,“▲,▲”两句,强调了名实关系的重要性,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3)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叙写夫妻相见,没有出现久别重逢、卿卿我我的亲呢,而是“▲,▲”。【高二语文第6页(共8页)】·23-201B·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