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斗、探索、建设、学、贡献、牺牲等)。论题要有“湖南”这一要素。论述:8分。史论结合,一个角度4分,两个角度8分。每个角度要史论结合,选用的史实适当、合题,2分。论述逻辑清晰,历史解释具有因果分析等,2分。“中国式现代化”从广义入手,近代的一切近代化探索,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等都属于其中,现代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探索、改革开放也属于其中。整体评价:2分。最后总结,要有整体的历史概括,认识、启示、升华皆可,与全文内容的主题相呼应。示例:论革命浪潮中湖南人的奋斗在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南人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以黄兴、蔡锷为代表的湖南籍资产阶级革命派,早年留学海外,立志挽救民族危机,学西方先进知识和思想,归国后积极参与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革命事业。黄兴领导了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蔡锷在袁世凯称帝后宣布“反袁”,领导了护国战争,最终逼迫袁世凯放弃帝制,维护了共和。他们为中国开辟了推翻帝制、迈向共和的现代之路。以毛泽东、刘少奇为代表的湖南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早年接受并坚定马克思主义,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毛泽东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新道路,刘少奇深入白区组织工人运动。湘籍共产党员在各条战线上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共同走出了一条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迈进的中国道路。综上所述,湖南人在时代大势面前,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国家命运相结合,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开辟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之路。【解析】中国近现代史的时间是从1840年至今;论题中应当体现湖南人这一要素;“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可从广义入手,近代和现代一切追求进步的探索,都属于其中。材料中的“尽掷头颅不足痛,丝毫权利人休取”体现的是为人民权益而奋斗的牺牲意识,“莫问家邦运短长,但观意气能终始”体现的是前仆后继地为中华民族振兴而拼搏的坚定信念。这些都值得挖掘阐述。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其他方面的阐述也可以。论证时,应当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不同阶段特征进行描述。在不同阶段,如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不同的阶级(阶层)如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所作出的努力是论证的主干。也可以选择不同的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努力与贡献来论述。20.(1)牛车水博物馆:反映了早期殖民时代中国民众远赴新加坡,成为移民的历史。(2分)土生文化馆:反映了近代移民扎根新加坡后取得了一定经济和政治地位的历史。(2分)历史答案第5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