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一教学反思教学
四下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一教学反思教学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2023-2024四下语文语文园地二教学反思
2、2023-2024四下部编版语文园地二教学反思
3、2023-2024语文园地二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
4、2023-2024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反思简短
5、2023-2024四下语文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学反思
6、2023-2024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及反思
7、2023-2024部编版四年级下语文园地二教学反思
8、2023-2024四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园地二教学反思
9、2023-2024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反思简短
10、2023-2024四年级下语文园地二教学反思简短
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11.D【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寡人,意为寡头”错误。寡人,意为寡德之人,春秋战国时诸侯常如此谦称自己。12.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还能得到天下人的支特”错误。原文“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只是说攻打蜀国,不会招致恶名,而不是“还能得到天下人的支持”;另外“天下人”扩大范围。13.(1)我们据有传国之宝,再依据地图户籍,假借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天下没有谁敢不听我们的命令。(关键点“按”“挟”“莫”每点1分,大意1分)(2)蜀国是西方一个偏僻小国,而且是落后部族的首领,它恰好有像夏桀、商纣时期一样的内乱。(关键点“辟”、“长”和判断句式每点1分,大意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4.①攻打蜀国容易取胜。②攻占蜀国可以扩大秦国版图,使秦国富强,且不会背负不好的名声。③攻打韩国既会落下不仁不义的坏名声,结局又很危险。(每点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和筛选文本信息并概括内容的能力。解题时,先要找到问题的答题区间,进行分析探究,然后分条作答。【参考译文】司马错跟张仪在秦惠王面前争论战事。司马错主张秦国应该先去攻打蜀国,可是张仪却反对说:“不如先去攻打韩国。”秦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张仪回答说:“我们先跟魏、楚两国结盟,然后再出兵到三川,堵住轩辕、缑氏山的通口,挡住屯留的孤道,这样魏国和南阳就断绝了交通,楚军逼近南郑,秦兵再攻打新城、宜阳,这样我们便兵临东西周的城外,惩罚二周的罪过,并且可以进入楚、魏两国。周王知道自己的危急,一定会交出传国之宝。我们据有传国之宝,再依据地图户籍,假借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天下没有谁敢不听我们的命令。这才是霸王之业。至于蜀国,那是一个在西方边远之地,而且是落后部族的首领,我们即使劳民伤财发兵前往攻打,也不足以因比而建立霸王之业的名声,夺取了他们的土地,也不足以带来多大的利益。我常听人说:‘争名的人要在朝廷,争利的人要在市场。’现在三川、周室,就是天下的市场和朝廷,可是大王却不去争,反而争夺戎狄等蛮夷之邦,这就距离霸王之业太远了。”司马错说:“事情并不像张仪所说的那样。据我所知,要想使国家富强,务必先扩张领土;要想兵强马壮,必须先使人民富足;要想称王的人,一定要先广施仁政。这三件事都做到以后,那么天下自然可以获得。如今大王地盘小而百姓穷,所以我希望大王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蜀国是西方一个偏僻小国,而且是落后部族的首领,它恰好有像夏桀、商纣时期一样的内乱。如果用秦国的兵力去攻打蜀国,就好像派狼群去驱逐羊群一样简单。秦国得到蜀国的土地可以扩大版图;得到蜀国的财富可以富足百姓;虽是用兵却不伤害一般百姓,并且又让蜀国自动屈服。所以秦国虽然灭亡了蜀国,而诸侯不会认为是暴虐;即使秦国抢走蜀国的一切财富珍宝,诸侯也不会以秦为贪。这就是说我们只要做伐蜀一件事,就可以名利双收,甚至还可以得到除暴安良的美名。今天我们如果去攻打韩国,就等于是劫持天子了,(劫持天子)这是一个千夫所指的恶名,而且也不见得能获得什么利益,反而落得一个不仁不义的坏名,干天下人不愿做的事情,实在是一件危险的事!请让我详细陈述其中的缘故: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同时齐是韩、周的友邦。周自已知道要失掉九鼎,韩自已清楚要失去三川,这祥两国必然精诚合作,共同联络齐、赵去解楚、魏之围。两国会自动地把九鼎献给楚,把土地割让给魏,这一切是大王不能制止的。这也就是我所说的‘危险”所在,不如先伐蜀,这才是万全之计。”秦惠王说:“好的!我听从您的意见。”于是秦国就出兵攻打蜀国,经过十个月的征讨,终于占领了蜀地。把蜀主的名号改为侯,并且派秦臣陈庄去做蜀地的相国。蜀地归附秦国以后,秦国就越发强盛富足,而且更加轻视天下诸侯了。【高三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23-135C·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