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隋朝为何营建东都?材料一604年,隋炀帝下《营东京诏》,敕令营建东都洛阳。“…然洛邑自古之都…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等。故汉祖曰:‘吾行天下多矣,唯见洛阳。’自古皇王,何尝不留意,所不都者盖有由焉。或以九州未一,或以图其府库,作洛之制所以未暇也…今者汉王谅悖逆,毒被山东,遂使州县或沦非所。此由关河悬远,兵不赴急…况复南服遐远,东夏般大,因机顺动,今也其时。…今可于伊、洛营建东京,便即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也”。—《隋书·炀帝纪》材料二任何优势都并非永久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关中地区作为“根本之地”的优势面临着挑战:其一是邻近西北游牧民族,极易受到北方民族的攻击:其二是随着统治集团的庞大,为了支撑朝廷日常支出以及皇族、贵族、百官的物质需求,仅凭八百里秦川自身的物产已经无法满足,而关东地区漕粮与其他物资又面临着运输困难,尤其黄河河道三门峡段“多风波袭溺之急,其失尝十七八”。于是东汉都城东移至洛阳。此后经魏晋至北魏时期,历时数百年,均以洛阳为都。隋唐两代虽立都长安,但又均在洛阳另设东都。一摘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分析隋朝营建东都洛阳的历史依据。(15分)17.(14分)1891年户部浙江司主事陈炽撰写《户部主事陈炽呈递出洋游历人员应行采访事宜节略》(节选),后文简称《节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天时第一一、其国去赤道远近,南北极出地各若滋度…十一、地动绕日之说确否。人情第三三、农,工,商、费,何等之人最多…四、贫高若何,奢俭若何。物产第阳一、其国之土产何物,与他国通商者几何种…炮台第五一,其国之地台共若千座…陆路儿座,水路儿座…兵船水雷第六一,其国兵船数目多寡,配水师几何…9枪地第七二,其国之炮以何处为最大…兵制战事第九十穴,其陆师之优劣较中国今日若何…学堂第十五,兵学,化学、光学,重学,绘遍一切之学,是否分室字可财航第十一一,其国每当人款若千,出款若干,四夷沿革第十五一,其国在古为何国,与中国通否,是否向米钏官之邦。一摘编白张登德《陈炽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陈炽所揽的《节略》进行评析。(14分)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