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误;交通方式革新、美苏冷战缓和均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C两项错误。[参考答案D10.[命题意图]考查新中国的社会政治和社会新变化[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主导“种痘”防疫,保障了民众的身体健康,减轻了民众的经济负担,深得民众的拥护,从而增强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故B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主要针对的是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仅凭“种痘”运动无法体现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效显著,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民众获得卫生防疫的保障,增强了对新政权的认同,与民主政治建设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体现了“种痘”运动的成果,不能反映卫生防疫体系全面建立,故D项错误。[参考答案]B11.[命题意图]考查近现代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题思路]材料中德意志帝国以立法形式建立社会保险制度,保持社会稳定,适应了德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德意志帝国以立法形式建立社会保险制度,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的需要,并没有否定自由资本主义原则,故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故排除。[参考答案]B12.[命题意图]考查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农民有土地,工人有劳保”体现了政府对农民、工人的关怀,有的职工还准备捐献自己的养老积蓄支援抗美援朝战争体现了民生关怀利于构建社会大众的认同,故选C项。劳保条例与医疗保障没有关系,故排除A项;1952年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故排除B项;1956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故排除D项。[参考答案]C13.(1)(标出其中两个方向即可)(2)特点:经济结构单一;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依附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文化的交流等;竞争加剧;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加大;全球生态危机加深;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冲突加剧;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14.示例观点:中国古代货币的进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互相推动。论证:早期的商业发展较为落后,只能是物物交换:随着商品交换的活跃,到春秋时期,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各地商品交换有了进一步发展;唐朝政治开明、商品流通加快,出现了类似现代汇票的“飞钱”,它使大规模跨区域交易更加方便;宋朝出现的纸币交子又进一步加速了商品流通,使两宋商业经济空前繁荣。据此,货币使用的进步可以推动经济交流,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货币的不断更新换代。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