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大联考·2024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月考二)语文答案

名校大联考·2024届普通高中名校联考信息卷(月考二)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四次联考语文
    2、2024名校大联考信息卷月考四
    3、名校大联考2024月考四
    4、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4月联考(二)语文
    5、2023-2024名校大联考月考四
    6、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联考
    7、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
    8、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联考
    9、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联考答案
    10、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联考
据史料,务求接近历史真相。历史只是抽象的统计学,不能真实反映人类的精神。同样,屈辱记忆并非圆明国的全部历史。倘使国人心怀高远、驰骋古今,所应铭记的就不仅仅是那场播撒下屈辱种子的大火,探索圆明园历史的全部,铭记“万园之园”背后所承载着的梦想又有何不可呢?其二,着眼未来,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谋求历史增量的过程,一个循序渐进、点滴积累的过程。为此,我们理应鼓励创造,因为人类一切增量历史都源于创造的累加。历史存量加上增量将转变为一个更大的存量,见证人类文明的成长。钱穆在《国史大纲》篇首就开宗明义,指出一国之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以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显然,我们理应将这种“温情与敬意”投向那些提供历史增量的创造者。从增量历史角度说,我们相信,只有不断创造,做好“历史的加法”,才能真正埋葬历史的屈辱。(摘编自熊培云《从重建圆明园看“增量历史”》)材料二:有人讲,重建圆明园是传承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一些人极力渲染这座由康熙动工,历经六帝修缮和扩建的“万园之园”如何“规模之宏、丘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如何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如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但这些人偏离了劳动人民的立场,观察事物的角度发生位移。这些建筑物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曾经是专供帝王将相寻欢作乐之地。为了建造这些东西不知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沾染了多少黎民血泪。这些建筑物如果说展现了什么智慧的话,那就是封建帝王穷奢极欲的智慧;如果说是什么结晶的话,那就是劳动人民的血泪结晶。这种体现“封建奢靡之风”的东西,有什么值得重建或再现的意义呢?有人说,重建圆明园是为了不忘国耻,重建爱国情怀。但圆明园作为清朝皇族的游乐之地,而被西方强盗焚毁,其体现的更多是“皇耻”。西方列强倚仗武力野蛮侵略自不待言,咸丰皇帝在与列强交涉时,昧于世界大势与外交礼仪,为争得外夷跪拜的面子,拒绝外国“公使驻京”,丢掉了割地赔款的里子,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割让九龙于英国;咸丰皇帝为了保住大清主权的面子,拒绝外国“内河通商”,却丢掉了黑龙江、乌苏里江两条内河的里子。令人不解的是,“西【高三语文第2页(共12页)】·22-01-33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