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普高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测评(二)语文答案

河南省普高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测评(二)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年度河南省高三入学考试语文
    2、河南省高三联考2024
    3、2023-2024河南省高三最新联考真题
    4、2023-2024年度河南省高三阶段性考试4语文
    5、2024河南高三二测
    6、2023-2024年度河南省高三
    7、2023-2024河南省高三阶段性考试(三)语文
    8、2024年河南省高三第二次联考
    9、河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五)语文试题
    10、河南省2023-2024年度高三阶段性检测
/儿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尔雅,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和名物的工具书,儒家经典之一。B六艺,泛指各种经书,文中指《诗《书礼《乐心易以孟子)六种儒家经书。C博士,古代学官名:六国时有博士,秦因之。唐有太学算学博士等,皆教授官。D先儒,泛指古代儒者,封建社会又专指因阐发儒学而被许从祀孔庙的著名人物。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0)A《尔雅》经过孔子七十弟子等学者,汉朝初年喜欢编辑旧文的人士,不断地有所补充增益,成为超越六艺群书的全面总结。B博士张稚让继承两汉儒士们的事业,依照《尔雅》的体例,凡是《尔雅》没有记载的内容,全部著述在书里。C,因声求义就好比挥动裘衣必须握紧领口,张开渔网必须抓住钢绳一样。因此说,根本确立起来,规律就会产生。(代9前量电文言,D.作者就古音来探寻古义,分析引申规律要参考相类的情况,不拘泥汉字的形体,为纠正前人的错误,在所不辞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以燕石之瑜补荆璞之瑕,适不知量者之用心云尔。(2)后有好学深思之士,匡所不及,企而望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郭明甫作西斋于颖尾,请予赋诗二首(其二)黄庭坚东京望重两并州,遂有汾阳整缀流翁伯入关倾意气,林宗异世想风流⑧。君家旧事皆青史,今日高材未白头。莫倚西斋好风月,长随三径古人游![注0郭阴南:放阳(今河南汝南)人,曾任推官,掌精管刑狱的工作,性客波书作文,香与来住的文士交游,后不愿入任,在藏尾作西方静居读书。@两并州:者东汉的第丹和郑孕.同人有足当有色剪的人只嘉原过并州收。治阳指第于收他的车年定安史之乱,有中兴名将之称,封汾用郡王。康0:指天子王冠上的玉中伯:指青汉时的度快郭年字贵自,有康气,他人关时,关中豪杰听到后争相与之交欢。林宗:即郭太,字林宗,为东汉时的儒林领袖。(3)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为友人所筑新居而赋,诗题标明了写作缘由,即对友人的关切之情。中文B第三句用西汉豪侠郭解之事,希望友人像郭解那样执剑天涯,行侠仗义。C未句“三径”意为隐士居所,与陶潜“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中意同。D宋人以才学为诗,以示学识广博,这首诗连用奥故,表现了宋诗的特色。·语文7一6·(全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