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4届九年级阶段评估(一)[1L]生物答案

安徽省2024届九年级阶段评估(一)[1L]生物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中检测卷
    2、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中考试
    3、2023-2024学年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一)
    4、安徽省2024九年级第四次阶段性诊断检测卷
    5、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
    6、2023-2024学年安徽省九年级第一学期
    7、安徽省2024~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中检测卷
    8、2023-2024学年安徽省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一
    9、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中测试卷
    10、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中
5.D【解析】甘油的吸收方式为自由扩散,而该物质运输是协助扩散,A错误;根细胞吸水随着浓度差增大,吸水速率也增大,但是植物根细胞吸水达到一定程度时吸水速率不变,因为有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因此该图可以表示为根细胞对水的吸收,B错误;温度影响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运动,因此温度影响该细胞对该物质的吸收,C错误;由图可知,该图表示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因此该种物质的运输还和载体蛋白有关,D正确。6.C【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必须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于突触间隙,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如果该图表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则E为神经递质,A正确;抗利尿激素的靶器官是肾小管和集合管,通过与靶器官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加强而使尿液减少,所以如该图表示水盐调节过程中的某个环节,E表示抗利尿激素,则F为肾小管或集合管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B正确;若工、Ⅱ分别是垂体和甲状腺,则E是促甲状腺激素,Ⅱ分泌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由于此过程存在反馈调节机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所以Ⅱ分泌的激素(甲状腺激素)增加对I的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抑制作用增强,C错误;激素调节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体液运输,所以若工是胰岛B细胞,E为胰岛素,则E可以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D正确。7.B【解析】图中只有乙组培养液中产生了抗体,说明乙组的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了记忆细胞和浆细胞,A正确;甲、丙两组没有检测到抗体的原因都是B细胞未受到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的刺激,B错误;乙组能检测到抗体是因为受抗原刺激的T细胞能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C正确;由图可知,第4~一10d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抗体的合成量逐渐增加,但第12天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抗体量逐渐减少,D正确。8.B【解析】该突触中能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A正确;与正常人相比,由于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因此Graves氏病患者X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增加,Y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B错误;患者的乙酰胆碱受体与抗体结合后,导致乙酰胆碱受体被胞吞并分解或无法与乙酰胆碱结合,表现为重症肌无力,这是一种自身免疫病,C正确;由于Graves氏病患者体中甲状腺激素增多,所以促甲状腺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多使Graves氏病患者细胞代谢强,体温高,但由于体温恒定,所以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正确。9.D【解析】某些杀菌物质可能在不同防线中都起作用,如泪液中的溶菌酶在第一道防线中起作用,体液中的溶菌酶可在第二道防线中起作用,A正确;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的功能,其中机体抵抗病毒的入侵体现了免疫防御的功能,B正确;免疫自稳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正常,而细胞程序性死亡属于细胞凋亡,故免疫自稳功能的实现可能出现细胞程序性死亡,C正确;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可识别突变的肿瘤细胞,然后调动一切免疫因素将其消灭,而非不出现肿瘤细胞,D错误。10.B【解析】亨廷顿舞蹈症患者体内编码亨廷顿蛋白的基因长度与正常人不同,若对其片段进行电泳,结果与正常人不同,A正确;患者体内仅是编码谷氨酸的基因序列重复增加,没有发生碱基对的替换,B错误;组成患者体内亨廷顿蛋白的氨基酸种类与正常人相同,只是数量增多,C正确;患者的亨廷顿蛋白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出现病症,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正确。11.C【解析】湿地生态系统可因地制宜建设成公园作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这是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体现,A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不能产生适应性变异,B错误;水府庙湿地公园中的子鱼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不属于自身同化能量的一部分,C正确;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农田生态系统,是由于湿地中生物的种类更多,D错误。12.A【解析】该方法的原理是醋酸菌在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可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A错误;加水的目的是对“酒”进行稀释,避免酒精浓度过高杀死醋酸菌(失水过多),B正确;生物参考答案(长郡版)一2
本文标签: 阶段评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