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4届同步达标自主练习·九年级 九上 第一次历史答案

安徽省2024届同步达标自主练习·九年级 九上 第一次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学年安徽省九年级第一学期月考试卷二历史
    2、安徽第一卷2024九年级答案历史
    3、安徽第一卷九年级2024历史
    4、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末检测卷历史
    5、2023-2024安徽第一卷九年级期末历史
    6、2023-2024安徽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历史
    7、2023-2024安徽省九年级历史试卷
    8、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中检测卷历史
    9、2024—2024安徽九年级联考卷历史
    10、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期中检测卷历史
策和参战过程也体现出中共在外交、军事方面的独立自主:这些举措都能反映出建国初期虽实行“一边倒”,但也坚持独立自主,故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就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瓦解了美国孤立新中国的政策,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A项;“一边倒”就是倒向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国家,故排除C项;“不结盟的外交新思路”是在1984年提出的,故排除D项。13.D考查明朝时期的白银货币化。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英宗规定把征收的米麦折合白银上交,反映中国古代由实物税收向货币税收的转变,造成“朝野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惟官俸用钞,钞壅不行”,这有利于白银的货币化,故D项正确。A项材料并未反映,故排除;白银货币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地兼并,故排除B项;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一直处于强化的状态,故排除C项。14.C考查南京国民政府的改订新约运动。根据材料时间“1928~1930”,中国政府确定的进口商品税的征收标准不管是“竞争性进口商品”还是“非竞争性进口商品”都有大幅上涨,主要是由于1928年国民政府发动改定新约运动,使关税自主权取得重大进展,为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调整进口商品的关税,故C项正确。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1936年才开始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项;列强侵华方式并没有发生转变,故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后才最终收回关税自主权,故排除D项。15.A考查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根据材料“田比地籍”“按丁均税”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户籍与土地配置之间具有密切联系,故A项正确。B项是指唐朝“两税法”、明朝“一条鞭法”、清朝“摊丁入亩”的实行,故排除B项;C项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排除;材料反映了人身依附关系的加强,故排除D项。16.B考查社会保障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1~1970年,由于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和美国经济的发展,现金补贴家庭数量呈上升趋势,70年代美国发生严重的滞胀,现金家庭数量呈稳发展,之后由于美国新经济等的出现,美国经济呈现一定发展,冷战结束后,在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美国经济受到冲击,社会保障能力出现一定衰退,故B项正确。其他三项并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排除。17.(1)特点:与君主立宪制相配合;按固定程序上台执政,执政党执政地位稳固;内阁的权力较大,影响广泛;“影子内阁”的作用明显;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6分,任答三点即可)(2)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着制度上的缺陷;民国初年缺乏开展议会政治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缺乏实现资产阶级议会民主的政治文化(缺乏群众基础):缺乏键全的政党政治。(4分,任答两点即可)影响因素:政治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水;民众及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国际环境的变化。(2分,言之有理即可)18.(1)观点:由原始俗演变来的惯法;法起于军事战争的军法;法源于礼;法源于天。(4分,任答两点即可)特点:民刑不分,诸法合一;德主刑辅,以礼入刑;国家本位,法自君出;法有等级,崇尚人治。(4分,任答两点即可)(2)差异:西方认为人有原罪,中国认为性善论,重道德的作用;西方法律强调个人本位,中国法律重视集体本位;西方法律文化是正义价值取向,中国法律文化是无价值取向。(4分,任答两点即可)启示:要尊重和继承我国的传统法律文化;要处理好法律移植与法律本土化之间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2分,言之有理即可)19.(1)主要特点:以怀柔为主;注重向少数民族传播先进文化;法律适用的创新;承前启后;因俗而治;设立了相对完善的边疆管理体系和防御体系;注重边疆经贸开发。(4分,任答两点即可)意义:有利于加强民族联系,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稳定边疆社会秩序;有利于促进边疆地区开发,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统治区域,巩固国防,维护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地位。(4分,任答两点即可)(2)原因:建立统一国家的需要;中共的民族观念日益成熟;内蒙古自治区提供了成功范例;基于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状。(4分,任答两点即可)认识:制定合理的民族政策,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尊重各民族间的差异性,加强民族交流,促进民族发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避免民族对立,是国家统一和进步的重要保证,坚持民族等、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2分,言之有理即可)20.示例:论题: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既反映了大国实力对比的变化,也体现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2分)阐述:新航路开辟后,由于世界贸易的发展以及英国率先采用金本位制,黄金逐渐成为世界性的货币。英国“日不落帝国”及“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使黄金越来越难以满足英国经济扩张与世界市场发展的需要,这促使英国用英镑代替黄金作为世界流通货币,从黄金到英镑的世界货币体系,在扩大世界经济联系的同时也便利了英国的殖民扩张。两次世界大战使英国失去了世界霸主地位,西欧国家经济实力普遍衰落,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独尊地位,致使世界货币体系进入美元时代。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越南战争、石油危机、经济“滞胀”、日欧崛起等因素的冲击下,美元的国际地位不断遭到削弱,这一变化既反映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也体现了世界经济格局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8分)总而言之,以英镑、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不仅反映了国家实力的消长,也是世界经济发展不衡的体现,反映了货币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全球化。(2分)》【2023届高考分段学情评估卷(五)·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新高考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