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材老高考五省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一联)考试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高三五省联考
2、2024学年高三第一学期五校联考历史
3、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五次联考试卷历史
4、2023-2024五校联考历史
5、2023-2024新高考五省百校联盟历史
6、2024学年第二学期五校联考试题高三年级历史学科
7、五校联考历史2024
8、2023-2024新高考五省联考
9、学科网2024年高三5月大联考历史
10、2023-2024五省联考试卷
考试历史试题)
12.D依据表中历史文献资料可知,北宋政府抑制地主对相关土地的占有,同时对“流民”的土地要求给予支持,保护小农经济的意图明确,故D项正确。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的根源,在宋代不可能“根除”,A项错误;题千中,土地在地主与小农之间的转换,不会对“农业生态”产生直接影响,B项错误;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北宋土地制度的核心,C项错误。13.A根据材料“宋代经济,南方较优于北方…因此当时游学京师之士子,以南方为较多”可知,宋代南方经济发展优于北方,故而游学京师的士子中以南方人居多,并且部分优秀者“领袖群伦”,引导社会风气。这一现象表明当时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大发展,从而促使南方社会影响力的上升,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南方游学士子在游学京师的士子中占据多数,并引导社会风气,这不能说明南方文化成为宋代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因素,排除B项;C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而材料所说的是北宋时期的现象,排除D项。14.C材料“政府出本钱出船,然后招人去用官家的船进行海外贸易”说明元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故选C项。材料信息“其中获得的利益,政府得七分,个人得三分”表明该海外贸易有利于官民双方,A项错误;B、D两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均排除。15.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之前,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开展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了佛道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理学逐渐成为封建统治思想,宋代重新维护了儒学的地位,被内藤湖南认为是中国版的“文艺复兴”,故A项正确,B项错误。宋代未能完全摆脱传统重农抑商观念的束缚,工商市民阶层的政治地位依然低下,C项错误;秦朝就已确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体,D项错误。16.B材料中的绘画以“蝴蝶追逐着马蹄骗跹飞舞”来表现“马蹄香”,体现了这幅画“意境生动,富于联想”的特点,故选B项。A项中“形态逼真”、C项中“意在笔先”、D项中“注重写实”的特点均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排除。17.特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民族交融的时期。(2分)原因:魏晋以来,中原政治纷乱,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这冲击了原有民族的分布格局;民族战争中,各民族间的接触交流增多;中原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各少数民族的统治者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吸收中原先进文明成果,推动本民族的封建化,促进各民族的交融;各族民众共同生产生活和反抗压迫,期盼统一和安定,为民族交融奠定了强大的社会基础。(6分)18.(1)背景:儒学受到佛教和道教文化的冲击;书院教育与官方教育相互补充,壮大了儒家学派的力量(或促进了儒学人才的培养);统治者推行尚文重儒的政策;儒家学者适应现实需要,汲取佛道思想,积极推动儒学的创新发展。(8分)(2)特点:理学由南方推广到北方;理学备受推崇。(4分)影响:扩大了儒学的社会影响;维护了元朝的统治秩序;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但也容易导致儒学的僵化。(8分)19.[示例]观点:在金朝政治法律发展中,保留了浓厚的奴隶制残余。(3分)说明:女真族政权在立国之前,基本上实行的是奴隶制度。随着金朝的建立,女真族政权逐渐封建化。但之后金朝的法律仍然允许卖妻子为奴,这就导致民可能因债务而沦为奴隶。另外,死罪重囚的家属也有可能沦为奴隶。金朝在仿效汉法改革旧制以后,仍然允许对奴婢动用私刑。这些都表明金朝的政治法律带有浓厚的奴隶制色彩,也说明其封建化的不彻底。(9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20.(1)特点:设立外贸管理机构;水路、陆路并进;规模大,范围广(或贸易往来繁盛);进出口商品种类繁多;等等。(4分,答出四点即可)主要原因:元朝大一统的实现;手工业、商业的不断发展;政府对海外贸易的重视;海上交通发达;等等。(4分)(2)主要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外交往国(尤其是西亚、东亚)之间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推动了文化交流和科技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4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全国100所名校高考专项强化卷·历史卷二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XGK·FJ】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