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中同卷·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 历史(新教材版)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答案)
16.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时间国家地区1990年2003年1990年2003年1990年2003年低收入322428274049中等收入14939364755高收入3233276471表中数据表明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衡发展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官员的选拔与管理】(12分)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九品中正制的选举方法下,掌“铨衡之机”的州郡大小中正“皆取著姓士族为之”,门第高下成为官品高低的唯一依据。其结果只能是“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族寒人无寸进之路”。到了南北朝后期,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统一趋势的逐渐加强,加上农民起义的打击,门阀士族开始走向衰败。与此同时,庶族地主势力则日趋发展,对地主阶级内部权力进行重新调整和分配已成为时势发展的必然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九品中正制发生动摇,科举制已显现端倪。北齐严格策试秀才标准,北周“罢门资之制,实行选无清独”。隋朝统一全国后,为适应地主阶级内部关系的新变化,扩大中央集权的统治基础,正式废除九品中正制,创立了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的科举制度。文帝开皇七年(587),设立志行修谨、清干济二科,以德才作为选录士人的标准。秀才一科也采用考试之法。炀帝大业二年(606,设置进士科,实行试策取士,分州郡和中央二级策试,录取标准主要依据策试成绩而非门第。由于隋朝立国时间很短,科举制还远未达到完备的程度,这一过程到唐朝时才完成。一摘编自李春棠侯力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1)根据材料,概括隋唐时期实行科举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实行科举制的意义。(6分)18.【法律与教化】(14分)材料一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一明太祖“六谕”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做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窝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念以重身命。一康熙帝“圣谕十六条”材料二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空前繁荣,甚至商贾之家都有家训。明太祖领布“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的《教民六谕》,成为明朝家训的指导原则。清朝统治者对明太祖的“六谕”稍作修改,要求乡约每月宣讲。明清家训重视贞烈观,以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妇孺皆知,女子家训、家法惩戒、婚丧嫁娶规范等内容愈见增多。一摘编自徐少锦《中国家训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乡约制度的主要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家训文化繁荣的背景及产生的影响。(10分)2021-2022学年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