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政治(湖北卷)答案

[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1 政治(湖北卷)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百师联盟高三全国卷政治
    2、2024百师联盟第四次联考政治
    3、百师联盟2024高三冲刺卷二政治
③说法错误;增值税可以避免对同一经营颜重复征税,故④排除。20,D【解析】本题考查与分配相关的知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政府通过初次分配调节经济.①错误;②观点绝对化,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处理好劳资双方的分配关系,③符合要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增长,④正确。21.B【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制度的知识。幸福指数提升,得益于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的收入分配秩序,①③正确;②强调的是效率,而幸福指数的提升强调的是公,故排除;我国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④排除。22.D【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财政对脱贫攻坚的作用,体现在促进社会公,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以及财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对基础设施行业进行支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③④正确;①是个人所得税的作用,排除;财政对促进国民经济稳运行的作用未体现脱贫攻坚·故排除©。23.C【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成都市发布“民营经济二十五条”目的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升其竞争力,②④正确;①不是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目的;对民营经济也要大力实施“放管服”改革,改善和营造公的竞争环境,而不是加大管理力度,故③排除。24.A【解析】本题考查企业的骗税问题。针对该问题国家需要完善出口退税政策·企业则要依法诚信经营,①②正确;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排除③:④是从欠税角度阐述的,不能解决企业骗税问题,排除。25.【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个人收人分配的知识,属于措施类题目,此类题目是高考常考题型,也是较为简单的一个题型。关于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措施,材料中已给出关键词: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从这两个方面分别阐述即可。【参考答案】①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为共享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3分)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充分尊重公民权利,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创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3分)③增加居民收人,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人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分)④促进收人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切实将“蛋糕”分好。(3分)⑤在更好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中,应同时兼顾效率与公,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2分)26.【思路点拨】本题属于意义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为“收人与分配”的知识,属于中观考查。然后结合材料中该县的具体做法从效率与公的关系、国家政策的支持、兼顾效率与公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参考答案】①效率是公的物质前提。该县大力发展蔬果、畜禽等产业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为人民生活水提高创造物质条件。(4分)②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财政补贴有利于提高落后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活水。(4分)③兼顾效率与公。该县坚持先富帮后富,有利于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4分)27.【思路点拨】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知识范围为经济生活,属于宏观考查。结合材料中精准扶贫的具体举措进行具体分析即可。【参考答案】①通过入股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调动贫困户的积极性,多渠道增加贫困户的收入。(4分)②重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劳动力、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活力。(4分)③通过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4分)28.【思路点拨】本题以“诚信纳税、奉献社会”演讲比赛为情境·要求说明公民自觉诚信纳税的依据。题目设问新颖,具有开放性。注意本题设问要求从理论角度作答,结合材料可以从税收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我国税收的性质、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等角度:作答。【参考答案】①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人的最重要来源。(4分)②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4分)③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3分)④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3分)专题四市场经济与对外开放(A卷)1.D【解析】本题考查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某县苹果生产者依据市场需求信息调整苹果的产量,我国取消大部分药品的政府定价,由市场形成价格、属于利用市场配置资源,故②④入选:①③属于政府宏观调控,不符合题意。2.A【解析】本题考查市场调节的弊端的相关知识。由题意可知,在房价暴涨和现房过剩的情况下仍有开发商前来投资建房,可见价格会调节生产规模,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①⊙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市场调节的滞后性,③排除,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国家的宏观调控。题目的主体是国家,而A、C的主体是个人,D的主体是企业,故答案为B,4.B【解析】本题考查市场配置资源和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银行、股票和房产是当前比较热门的行业,吸引了一些企业的关注,因此出现了“扰民电话”,体现了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国家应该加大监管力度,①④正确:通过打电话可以避免上门推介,降低了生产成本,③错误,“扰民电话“并不能体现市场的调节作用,②错误。乙校联显2022届高考复全程精练·专题卷(新高考)政治参考答案第12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