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语文答案核对

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一调考试语文答案核对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新高考联合体期末考试高二期末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参考答案1.D(D项“都导致”不准确,乱加因果)2.B(A“要求人们的关注要从物理世界转移到精神领域上来”不准确。材料一6到7段的意思是,协调发展科学和人文,尤其需要关注人文文化发展。C“应倡导人们更多地利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文”于文无据;“以便”说法不准确,“跨越人文与科学之间的鸿沟”并非前两句的目的。D“就要忽略学科的界限,抛开学术的术语”不准确,原文是“寻求知识的过程不过在设法了解自己及观察四周的世界;许多学术的术语,也不过是我们为了方便观察而设计的视角而已。”没有就要忽略、抛开的意思。)3.A(C应是为了说明“科学之眼”自有其限定性,其应用显然不足以解决人的精神领域的各种问题。“无助于”说法不准确。B应是为了说明科学技术的健康走向,有赖人文精神指引。D应是为了说明物理学的浓缩性与包罗万象的特色)4.(4分)①材料一从科技文化自身无法克服的弊端出发,分析人文文化补充与矫正的作用,强调两者要协调发展,特别要关注人文文化的发展;②材料二重点梳理科学与人文从疏远到融合的趋势,强调要拆除二者之间的藩篱。5.(6分)①将科学完美化,忽视科学“非人格化”“价值中立”的特点,将加剧其轻视生命的倾向(导致其畸形发展),造成对人类的危害。②视科学为万能,无法看到科技无法提供价值理性的局限性,将导致人类意义危机的加剧。③只关注科技自身的发展,忽略科学研究受到社会的制约、人文与科学可以沟通的客观事实,会阻碍科学的良性发展。(每点2分。每点的分析,既要指出其错在哪里,又要说明危害是什么)6.C(“刻薄”程度过重,错。文革期间,贺先生在生活上是关心陶淘的。“赏识”错,文中并未体现这一点。)7.B(没有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8.①衬托丰富贺先生人物形象。陶淘在火警中慌张的举动反衬出贺先生的从容不迫,文革中轻生的举动反衬贺先生不惧险恶,乐观坚韧;陶淘“眼前常出现幻觉:贺先生就像那自由自在的鲲鹏,扶摇直上”,丰富贺先生形象。②推动情节发展。陶淘在“五七干校”与贺先生同居一室引出贺先生会炒菜稍懂医道等内容,其轻生的情节引出后面贺先生收其为关门弟子等情节,推动情节自然发展。(一点2分,概括1分,具体分析1分。其余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9.①“逍遥游”,指贺先生对《庄子》了然于胸,讲解《庄子》时娴熟自如、研究中颇多得意之处的高蹈境界。②暗指贺先生在危机困境中不慌乱,不怯懦,如鲲鹏一样自由自在、自得一片天地的形象。③指一种人生态度,即在人生困境中不以外物为念,从容不迫、乐观坚韧、坚定人生追求的生活态度。(一点2分,大意对即可。其它理解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0.A句意:继承祖上传统,(既)善于经营农业,(又)善于做买卖。他性格温和宽厚,有法度,一家三代共同享有家产,子孙早晚都向长辈问候请安,常常像在公府里一样。他经营产业,物无所弃,都尽其用,督促役使奴仆,也各得其宜,人尽其才。“世善农稼”与“好货殖”中间,“重性温厚”与“有法度”之间,属于对称结构,要么都停顿,要么都不停顿,故排除BC;“子孙朝夕礼敬”是一个主谓成分完整的句子,要停顿;“公家”作“若”的宾语,之间不能断开,排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