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月考卷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一调考试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的那点儿本事传给你!八爷说话算话,一直留在师傅身边,烧碗。直到师傅去世,他都没有离开过烂泥田。八爷学到了烧碗的真本事,那手艺真是做精了。在烂泥田方圆三四十里地界,你要说到碗匠八爷,没有人不知道的。做大寿的要找他,娶媳妇嫁闺女的要找他,修房造屋贺喜事儿的要找他…八爷的手艺活儿呀,在县城里的大半条街都是抢手货。卖碗收货的老板一看仓库里的货不够了,大喊一声,进山去烂泥田八爷那里收货去!保准尾股后面几个就跟着来了。八爷也讲究。无论是进门上货的还是收藏老玩意的,还是专门进屋看热闹的,八爷准抽出时间,把烧碗识货的道理和方法一五一十地给你介绍个明白,最后还问上一句,懂了没有?如果你摆脑壳说没听懂,他会继续给你说道说道,直到让你听懂了为止。八爷这热情,生意当然好做了。八爷制碗烧碗的手艺是一绝,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的,每天上门进货的客商络绎不绝。这些年下来,八爷的房屋都翻新三回了,可他家里自己用的碗却还是老样子。八爷家的碗也是一大特色,没一个好碗,要么是歪的,要么是缺的,要么是花样图案烧残了的,全是歪瓜裂枣的残存货。碗匠家里用烂碗怪碗,是八爷用不起好碗吗?不是,成天满屋满仓库都是上等的好碗呢,随便用都没问题。是八爷缺心眼儿吗?不会哟,单凭他制碗烧碗的手艺,就知道他是个一等一的聪明人。是八爷脾气怪吗?肯定不是,你看有人进门,不管晴天阴天还是雨天,八爷都是一脸的笑呢。这是个什么道理呢?烧碗的同行不明白,村里人不明白,来进货买碗的人不明白,就是八爷家的二娃更不明白。二娃是什么人哟,走州下府,啥事情没见过。这些年,二娃靠着倒腾他老爹八爷烧的碗,那是发财了,在县城里有五间门市一个大仓库,小轿车都换了好几辆,不是八爷吼着,差点把老婆都换了。二娃是村子里第一个去过首都北京的。就单是他在人民大会堂广场前照的那张相片拿回村子,一整个村子的人围着看了半下午还舍不得离去,直到天黑人才小步小步地散了。多大个事儿呀,进个京城,村里人念谈了大半年。八爷家吃饭喝酒用的那些怪头怪脑的碗,那也是村里人的大事儿,没有人不念谈的。八爷说,二娃呀,你不懂?你真不懂?二娃摇摇头。八爷端起那歪边子的酒碗,喝了一大口酒,说,二娃呀,你看看这个碗,要不是它是个歪边子的残缺货,它还能是我的酒碗?八年了,还是我的酒碗。二娃听了老爹的话,好像更糊涂了。八爷看了二娃一眼,继续说,碗匠手里的好碗,最终都不是自己的,留不住呀。就像你和你哥。你哥虽然老实甚至有点笨,可他就像一个我烧坏了的碗,能留在我身边呀。你从小聪明,是只好碗,可你成天在外漂来荡去的,有个大事儿小事儿的,我能靠得上你?二娃这下听明白了,一屁股坐在屋前的门槛上,半天站不起身来。这一下子,二娃清楚地记起,自己已经两年零三个月零五天没有回家了。(有删改)7.下面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介绍了烂泥田的土质的独特优势及其悠久的烧窑烧碗的传统,引出了后文要写的碗匠一八爷。B.“有的人端起碗吃饭时,都只顾着欣赏…碗里的东西倒了出来全然不知道”刻画出了客人欣赏碗的投入状态。C.小说运用了“碗坯子”“没得挑”等朴实无华及富于地方特色的语言,娓娓道来,亲切自然,而又不失真情。D.小说中通过二娃和二娃哥的对比,凸显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告诫人们要学会享受生活,无须追求完美。8.小说从不同角度描写八爷,使八爷这一形象有血有肉,请简要概括并分析八爷的形象特点。(6分)9.小说以“碗匠和他的碗”为标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高二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第5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