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9月考试(4044B)语文试题
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9月考试(4044B)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安徽卷2024
2、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第二次月考(期中)试卷语文
3、安徽省2020-202一学年度第二次月考期中试卷
4、安徽省2024年联考高二下学期
5、安徽省2024—2024学年度第二次月考(期中)
6、安徽省2024年语文
7、安徽省2024高三期末考试
8、2023-2024安徽高二四月联考
9、安徽省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10、安徽省2024到2024学年度第二次月考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教学质量监测·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A(B项,“是新时期数字技术的使命”无中生有。C项,“也赋予文艺精品更深刻、更鲜活的内容”文中没有提及。D项,“文艺精品也为数字技术积累了经验”文中没有论及。)2.D(“主要运用举例、引用论证”错,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3.B(原文意思是,“数字敦煌”和“云端国博”“为民族艺术瑰宝插上数字化的翅膀”;“各地美术馆举办的网络美术展、书法展,展示着传统文艺精品的持久生命力”。)4.A(“他创作的‘舞台三部曲'获得了收视和口碑双丰收”错,扩大了范围,文中仅指《装台》改编成电视剧而言。)5.C(“尤其是喜剧…占取市场”错,此意文中没有体现。)6.①艺术家(作家)要提升素养,努力提高对社会生活的思考能力、概括能力、洞穿能力和艺术表现功力;②观众也亟待提高艺术素养和喜剧欣赏水;③表演艺术家要有艺术坚守,不能一味迎合观众。④戏剧创作应承担“文以载道”“高台教化”的责任。(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7.A(“去岳父家拜年的奇遇”表述不恰当,实则是对高见去岳父家拜年事件的叙述。)8.①长相普通,生活朴素。弯腰驼背,皱皱巴巴;喝从山上采摘的土茶叶。②热情好客,又讲原则。女婿来拜年,倾其所有,饭菜丰盛,又邀请村干部陪客,可见其重视;面对女婿不拘小节的行为,提出尖锐批评;对于女婿醉酒后的丑态忍无可忍,勃然大怒,踢翻餐桌。表现了他爱憎分明的性格。③果断睿智,有大局观。他认识到,女婿醉酒的丑行,不仅丢了自家的人,也丢了全村乡亲的人;他认识到高见早晚要进去,果断让女儿离婚。(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9.①通过高见用皮鞋敲打地面、吹口哨的细节描写,批判了年轻人不懂礼貌、不稳重的行为。②通过高见介绍他的烟酒茶的来历,批判了少数农村基层干部索贿受贿的贪腐行为。③通过对高见醉态醉语的描写,批判了少数农村基层干部热衷吃喝玩乐等不良的生活作风。④通过高见自述神通广大,攀附高官的行为,批判了少数干部找门子、拉关系,相互勾结的丑行。⑤通过对高见自我吹嘘行为的描写,批判了少数人不知道内敛、低调做人的行为。(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10.B(原文标点为: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11.A(“年号由汉文帝首创”错,应为汉武帝首创。)12.D(对两人的观点理解有误,原文意思是:杜淹认为各部门的公文,恐怕有滞留丢失的,请求让御史到各部门检查核定,不是“御史有责任检举揭发”;封德彝认为设分职,各有分工。御史自然应该揭发检举,不是“各部门应该主动请求,让御史到各部门检查核定”。)13.(1)帝王的诏令出于君主一时的喜怒变化,法律则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诚信的。(“所以”1分,状语后置、判断句各1分,句意通顺2分)(2)太宗尚且念他是有功之臣,没有处罚他,反倒在朝廷上赐给他几匹绢。(“惜”“罪”各1分,宾语前置句1分,句意通顺2分)文言文参考译文:贞观元年(627年)春,太宗大宴群臣,演奏《秦王破阵乐》。太宗说:“我先前接受委派专行征伐,民间便有了这首乐曲。虽然不具备雍容高雅的文德,然而立国的功业由此而成,不敢忘本。”封德彝说:“陛下以神武定天下,哪里是文德足以能比的。”太宗说:“定乱世依靠武力,保守基业依靠文德,文与武的用处,全在于因时制宜。你说文才不如武功,这话说得不对。”封德彝叩头谢罪。唐太宗认为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无私,所以提升他为大理少卿。太宗因为很多候选官假冒资历和门荫,所以发布敕令,让他们自首,否则就处死。不久,有假冒者被发觉,太宗想杀了他们。戴胄上奏说:“按照法律这些人应该流放。”太宗大怒说:“你想守法,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戴胄说:“帝王的诏令出于君主一时的喜怒变化,法律则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诚信的。陛下愤恨候选官多有欺诈,所以想杀了他们,但是既然知道不能这样处置,又依照法律裁断,这是忍小的愤恨而存大诚信的做法。”太宗说:“你执法,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戴胄先后多次冒犯皇上执法,奏答时如泉水一样滔滔不绝,太宗都听从他的意见,从此国家很少有冤案。唐太宗命令封德彝【高一教学质量监测·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