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年9月测试[新高考]历史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历史
2、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9月
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文综
4、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2月
5、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理综答案
6、2024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
7、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测试2024年1月
8、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测试
9、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1月历史
10、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月历史

教学全国©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札记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瓦解。摘编自刘长伦《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历程》围绕“世界货币的演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论证充分,逻辑清晰。)(12分)答案:[示例门观点:世界货币的演变既反映了大国实力对比的变化,也体现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2分)论述:新航路开辟后,由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及英国率先采用金本位制,黄金逐渐成为世界性的货币。英国“日不落帝国”及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使黄金难以满足英国经济扩张与世界市场发展的需要,促使英国用英镑代替黄金作为世界性流通货币。从黄金到英镑的世界货币体系,在扩大世界经济联系的同时也便利了英国的殖民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重新确立了金本位货币制度。20世纪70年代,在越南战争、石油危机、经济“滞胀”、日欧崛起等因素的冲击下,美元的国际地位不断遭到削弱。这一变化既反映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也体现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0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时期,齐国管仲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人民富裕起来了,国家就容易治理;民不富,国家就难以治理。赋税的关键在于既要维护好国家的政治稳定,又要维持好百姓的基本生活保障。民富则国安。而如果对百姓过多地征税,必将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随之凋敝。所以,这就要求国家赋税要“取之有度”。管仲主张对百姓的财物采取“其收之也,不夺民财”的方式,他主张不侵夺农民生产生活的必要产品,百姓在纳税后还应该留下一些必要的产品和辛勤劳动所余下的财物。管仲认为国家应对山林川泽实行控制,对大自然的资源也要“取之有度”,国家资源要定期开放,限制采用,征收税款。管仲的这些思想被统治阶级利用后,在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被后人所沿用。摘编自何洋洋、毕红霞《古代“取之有度”的赋税思想对我国当代赋税制度的启示》材料二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以及民族工商业的成长下,近代中国工商税种类和征税制度逐步完善,工商税在国民政府时期取代田赋成为主要税收种类。据统计,20世纪30年代,工商业课征的税额占财政收入的50%以上。另外,近代税种相比较古代社会的田赋、盐税、关税等,增加了印花税、矿产税、牙税、烟酒税等税种,引进了直接税,丰富了税种。同时,由于地方割据,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数不胜数。近代中国,外有列强环伺,内有地方割据,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反映在赋税管理上,呈现出地方税收管理权不断增大,中央的赋税管理权限逐渐缩小的特点;甚至在某些赋税项目上,中国丧失了税收管理的独立自主权。如英国人赫德担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掌权长达45年,海关长期受帝国主义控制。摘编自赵永文、赵宗文《中国近代赋税制度变迁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管仲的赋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赋税制度的特点。(6分》答案:(1)思想:赋税取之于民,但应该取之有度:要保证民众的基本生活,不过分侵夺农民的利益;对自然资源的开采也要征税,确保取之有度。(4分)影响:促进了齐国经济的发展,为齐桓公称霸莫定了经济基础;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政府对经济的管控增强;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统治;为后世的国家赋税征收提供了借鉴。(5分)(2)特点:赋税的主要征税对象实现由传统田赋向工商税的转变;征税种类不断增加,民众负担沉重;在赋税管理体制上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6分)40【23新教材·DY.历史-R-选择性必修1-Q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