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年9月测试[新高考]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4届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历史
2、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1月文综
3、中学生学术能力测试2024
4、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 9月
5、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2月
6、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7月政治
7、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各科试题
8、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月理科综合
9、2024中学生学术能力测试时间
10、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答案

教学全国©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札记14.关于在北京举行阅兵式的行军序列问题上,日、俄等国发生了以下争执。日军自进攻天津以来,一直作为联军核心进行战斗,故此日军理所当然应该排在纵队的最日本福岛少将前面行进俄军指挥官俄军亦在此事变之初甚是尽力,故此排在前行进之荣誉应归于俄军法军指挥官最先攻破城门进人北京城的是俄军,故此俄军理所当然排在前面英美军指挥官应由日军排在前面这一争执出现于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解析:由材料中“在北京举行阅兵式”及日、俄、法、英、美对行军序列问题的争执等信息可知,这一争执发生于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举行阅兵式前,故选D项。第一次鸦片战争没有占领北京,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虽占领北京,但仅是英法两国发动的侵华战争,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未占领北京,且是日本一国发动的侵华战争,排除C项。答案:D15.晚清政论家汪康年曾说:“东南督抚,半皆老成,洞烛奸伪,相约共不遵奉,复与各国互订保护条约,于是东南十数行省,得以暂获安全,则一、二疆臣之力也。”这一观点A.抨击了“公车上书B.批判了“国中之国”C.肯定了“东南互保”D.赞扬了“明定国是”解析:材料中的“东南督抚…与各国互订保护条约”,指的是“东南互保”事件,而“半皆老成,洞烛奸伪”“暂获安全,则一、二疆臣之力也”等说法,则表明该政论家是褒扬“东南互保”事件的,故C项正确。材料所述与“公车上书”“明定国是”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D两项;“国中之国”指的是《辛丑条约》中规定的“使馆界”等,排除B项。答案:C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当林则徐、邓廷桢等人勒令缴烟时,被困在广州商馆之内的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贩子们竞出人意料地把他们所囤积的鸦片悉数缴出。鸦片贩子们深知,对华鸦片走私贸易与英国资产阶级统治集团的利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他们逃回伦敦,很快便与英国资产阶级统治集团互相勾结起来,叫嚣发动侵华战争。而英国政府也长期怀有对中国的巨大的侵略贪欲。于是,他们制定了侵略战争的战略和目标,派出远征舰队,远涉万里重洋,把战争带到了中国。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材料二在解读鸦片战争的研究范式方面,中国近代史研究存在两种范式:“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对革命史范式而言,更注重鸦片战争给民族带来苦难的一面,但是,过多注重民族苦难可能会将自己孤立,导致自己对世界的信任出现危机,从而将自己封闭起来,逐渐疏离于世界之外,最终导致整个民族的迷失。现代化范式更多的是把这场灾难看作民族振起、实现现代化的起,点。因此,我们更要从现代化范式来看待鸦片战争的真正意义。摘编自程英姿《从〈南京条约〉看中西体制和观念的碰撞中国近代化必要性的案例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政府“把战争带到了中国”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范式角度指出鸦片战争“真正意义”的体现。(4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鸦片战争做简要评价。(6分)28【23新教材DY·历史-R-中外历史纲要(上)-QGA】